“风景批评视角下的现象学与批判理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3 19:25

20231118日,风景批评视角下的现象学与批判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工作坊成功举办。工作坊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与兰州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西方前沿文论创新团队协办。会议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的青年学者共20多人参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风景批评的视角下,与会学者从风景平等与审美共同体、审美知觉与批判理论、风景视域下的现象学问题、感知与图像现象学等不同领域切入展开讨论,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风景研究的最新成果。

上午的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汤拥华教授主持,随后汤老师做了第一场何谓风景批评——从柄谷行人和语言论的视角看的主题报告,从风景的发现与书面语言入手,探究了风景与语言之间的深切关系,汤老师指出,风景在很大程度上等于书面语言,而单纯地描写风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它总是已经内嵌于感受与语言之内。作为风景的素颜的能指不断显示着内面性的东西,素颜展示内面,内面就是深度。例如在风景描写中突然出现的国家情怀实际上是一个似旧实新的东西,无论是作为风景还是情感的中心,都是虚知之物不可能的中心。汤老师在报告中从以上细节论述了语言和风景之间原初的同一性这一命题。

第二场的主题为风景平等与审美共同体,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孙琪琪主持。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葛卉副教授做了题为《可供性的风景:青岛作家群建立的一种可能》的报告,从可供性这一角度展示环境——文化——旅游之间的关系。其中,可供性意味着在环境中可获得的行动的可能性,可供性不是一种属性,是实体的环境最本质的核心,在可供性与行为关系之间,存在着嵌套、契合、价值显现等不同展演方式,由此,葛老师将青岛作家群作为媒介推出,作家群体既是地方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地方形象的代言人。在其作品中,风景既被书写亦被感知,而作家群体在什么意义上成为书写的一部分、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则在可供性的语境中得到了确认与彰显。

兰州大学文学院漆飞讲师做了题为《审美共同体:当代美学研究的关键词》的报告,漆老师指出,审美共同体既是当代美学问题域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当代美学研究的核心关键词。而共通感、乌托邦与异托邦构成了思考审美共同体问题的三个关联向度。通过厘清和阐明从审美共通感到审美乌托邦再到审美异托邦的历史嬗变与内在学理关联,一方面有益于探明审美共同体问题在批判理论内部的生成脉络,另一方面有益于激活审美共同体在当代美学问题视阈中的解释张力,从而为当代美学的研究路径及其话语范式更新提供更多可能。

广西大学文学院刘晨讲师做了题为《审美平等与当代批判理论中的康德美学批判》的报告,刘老师指出,审美政治是当代批判理论回应社会问题的重要路径,奠定了平等、解放和共同体等具体问题的思考方式。其中,康德美学作为传统哲学美学的代表,在解释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上遭遇限度。当代批判理论经由康德美学的批判,改造美学与政治的关系,思考审美平等的问题。朗西埃在感性平等的维度,将审美共通感阐释为自由运动的感性能力的普遍预设,让惯常感性分配体制下不可见、不可感的群体重新显现。巴迪欧聚焦主体平等问题,以不确定的超验理念,引导主体无限开放的思维能力,艺术主体以感觉形式的创造推动政治平等。阿甘本从生命平等出发,反思康德的先验演绎对人与非人之合法性形象的划分,将平等问题奠基于非人的生命感知方式。

回应环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汤拥华教授对三位发言者的报告做出评议与回应。在对葛卉老师的回应中,汤拥华教授指出,可供性在我们认同某个传统、故乡时提供了什么,嵌套、契合,嵌套的结构 风景在吸引人还是制造风景,并不是旨在看到内部的风景,内心世界的投射构成了风景。看到的风景往往是观念的投射。乡愁作为回望的方向,实际上是一种视线回望的可能性。在对漆飞老师的回应中,汤拥华教授指出,漆飞老师的发言回顾了批判理论的脉络,提供了三种意义的共通感去构建相关的风景理论。其中,朗西埃所强调的多元差异的美学异托邦对风景有多元的打开。在对刘晨老师的回应中,汤拥华教授指出,在审美平等的进路中,康德依然是我们深入讨论的基础,对平等的解说在讨论风景、在风景面前达成共识是很重要的,对平等的讨论其实是对不平等的敏感。面对风景的诸多行为实际上是建立深度感的尝试,审美平等追求的并不是把美学异化,而是再现美学能够被念念不忘的基础。

第三场的主题为风景批判视角下的批判理论,由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冯乐群主持。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贺措吉做了题为《主体性的批判:现代艺术的非同一性》的报告,贺措吉指出,本己身体与主体间性围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中本己身体概念指向的本己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她从本己概念中他人问题的提出、本己自我的身体性以及本己自我如何经由身体图式完成从自我到他人、从个体到公共的朝向等三个方面,回溯了胡塞尔后期提出的本己的”“陌生的概念与本己自我与他人的问题如何贯穿在海德格尔、萨特等理论家的思考中,启发了梅洛-庞蒂对本己身体与主体间性问题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黄常嘉做了题为《由山水通往生活——论弗朗索瓦·朱利安的风景美学批判》的报告,他指出,法国当代学者弗朗索瓦·朱利安走出了一条异于传统的外部解构治学路径,通过拉开间距迂回,他敏锐地由中国山水观念透视到欧洲风景概念的成见与危机,并进一步地在中国山水画中发掘山水观念的灵气,探讨中国古代艺术生成的道式逻辑,以中国古代艺术与思想的独特风格——“作为连接艺术与生活的桥梁,从而化解西方风景概念的形而上学难题。朱利安的研究进路足以引发反思:中国古代山水观是否具有与当代理论进行跨文化对话的新的可能。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孙琪琪做了题为《T.J.克拉克与不确定性的感知模式:试析印象派画作中的巴黎意象》的报告,她指出,英国艺术史家T.J.克拉克以其卓越的艺术史视野和见微知著的捕捉能力为读者呈现了现代主义历史中画作与社会现实缠绕、互渗的若干片段,他的关注视阈紧随本雅明的目光所及,从巴黎的街道改造到郊区的实际景象,从流浪艺人到小资产阶级男女,他都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可以说,克拉克在艺术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所做的钩沉工作实际上构成了本雅明感知理论的美学效应在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当代回响,克拉克对现代主义中不确定性感知模式的提炼发展了本雅明之于现代生活动荡不安性质的基本判断,克拉克让我们认识到,本雅明看向现代生活及其罅隙的前卫性目光在今天已经变得经典,甚至变成了一种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薛代君做了题为《审美平等与艺术体制论新的变革》的报告。在报告中,基于格罗伊斯对平等审美文化权利逻辑的论述,在多元主义的语境中,结合当代艺术的生产形式与格罗伊斯的论新,从的空间性,艺术文献的档案性质及偶像破坏的机制三个视角切入,她试图阐明一个以对的反思为核心的审美平等的创新机制。同时,在这一审美平等结合的美学新向度的基础上,思考艺术力是如何为审美现代性提供有效解答,并提出一种新的审美平等的可能性。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宗玉兰做了题为《从凝视拍摄:风景的欲望与哀伤》的报告,她以凝视拍摄为线索,探讨了风景在两种不同观看方式下的表现。凝视,是审美的、远眺的目光,艺术家将土地剪裁为风景,而后使风景入画。此时的风景是一种具有审美与疗愈功效的怡神之物。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 “拍摄成为一种新的观看方式。风景逐渐错失了入画的艺术价值,从怡神之物变成了沟通自我与他者的媒介。无论是凝视还是拍摄,都遗忘了风景可栖居性风景始终暗藏着一缕哀伤的底色——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栖息地与家园失落的怀念。

在回应环节,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葛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章含舟对几位发言者的报告做出评议与回应。在对贺措吉的回应中,葛卉老师指出,在措吉的汇报中,知觉是介于环境中的身体活动,实际上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理论前设,而随后黄嘉常的报告则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人在环境中具体采用怎样的策略。章含舟老师指出,措吉可以针对关于胡塞尔和梅洛-庞蒂在交互主体问题上的区分做进一步的思考。在对黄嘉常的回应中,葛卉老师指出,朱利安探讨了人在风景或山水中的态度,用中国山水观对话风景理论很有启发性,可以继续考虑画家为何是山水的代言而不是一种介质,艺术与生活是否需要之间,还是需要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等问题。章含舟老师指出,黄常嘉用中国山水观化解西方风景理论的难题,这是有启发意义的。在介绍朱利安迂回中国进行外部解构研究工作的原因时,要更强调语言层面,即汉语与印欧语系的不同。在探讨中国山水观与西方风景理论的对话时,也需要考虑中国古人是如何考虑山水的,山水中似乎少有人,有人的地方更多地被称为江湖,同时也要考虑中西思想对接时的挑战,中西的不同概念需要进一步的明晰。在对薛代君的回应中,葛卉老师指出,媒介在艺术家的实践中将环境转化为空间概念,同时,感觉的具身性、空间的变化赋予了作品的不同介质。章含舟老师指出,代君的报告从格罗伊斯出发探究审美平等的可能,同时还可以延伸出艺术馆虽然是作为审美平等的平台,实际上是塑造新的不平等这一问题,例如在美术馆策展中也出现了新的不平等现象,这一做法拉开观众和艺术家、艺术品的距离,制造出新的不平等。因此要区分两种艺术馆:一种解放式的艺术馆,一种是压迫式的艺术馆,由此审美权力被剥夺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呈现。

在对宗玉兰的回应中,章含舟博士后指出,宗玉兰的报告阐释了风景作为怡神之物的可能性、如何激发风景潜能等问题,她还阐述了当风景作为媒介、当风景成为栖息地时,如何重新进入风景的问题,总体而言非常有启发性。其中,发散性强的构思也有一些理论把握不清晰之处,例如玉兰对土地本身不优美的判断,实际上土地本身无所谓优美不优美,它主要是一种经济属性判断,与审美无涉。当我们不再去欣赏自然而是一遍又一遍地欣赏图画,但这也是一种欣赏方式,例如宗炳在图像中最终达到一种畅神的状态。因此,也许造成我们疲倦的不是图像,而是我们看风景的方式。在对孙琪琪的回应中,章含舟博士后指出,孙琪琪认为在T.J.克拉克那里有关题材层面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观看方式翻转了凝神关照的观看方式,其中,表面也许是单向度的,平面是一种被创造出的空间,是对去中心化的结构的表达。而在郊野人群与作为政治问题的闲暇这一部分中,按照其结构方式梳理出郊野人群中的有闲者与劳动者,这一方式实际上依然在为一种价值序列张本,但如何真正有效地解释其中的张力也许能够对把握表面与平面的逻辑关系更有意义。

第四场的主题为表象、情感媒介与观看,由兰州大学博士生杨佳锦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王嫣慧做了题为《作为情感媒介的风景——理解丰子恺早期漫画的一种美育进路》的报告。她阐述了《子恺漫画》收获的诗意评价对于丰子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俞平伯、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等人不约而同用诗意趣味等词语去形容子恺漫画时,这究竟是漫画本身的风格使然,还是某种时代的感觉结构促使他们注意到了这一特征?她从社会视野切入中国现代美育运动(或表述为消除烦闷的审美方案)以及美育的路径去理解丰子恺早期漫画中趣味诗意的发生。如此,她所要处理的问题就变成了丰子恺漫画中诗意的产生原因。对此,她采用了符号分析学的方法,并撷取其中几个方面对丰子恺早期漫画做出了具体的文本分析。

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李思诗做了题为《审美表象的危机及救赎》的报告。她指出,在阿多诺的美学体系中,艺术具有谜语般的特质,即虚幻性表象和真理内性内容,艺术需要拨开虚幻的表象和形式走向真理性的内容。在唯名论导致的审美表象危机的背景中,阿多诺申明美学要引导理解艺术表象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认识到其承载的非同一性的真理表达。这种关于艺术美的表象和内容植根于阿多诺对自然美的认识与界定,自然美所具备的非理性和非概念等特点意味着理性主体无法对作为客体的自然进行完全的认识和控制,却有着类似于连续性、结构性与和解的表象,以此通达艺术之真理性内容。

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冯乐群做了题为《知觉世界:我与空间、自然和他人的知觉综合》的报告。她指出,在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进路中聚焦知觉空间、知觉的恒常性与自然世界等问题,并以景深、触感等知觉经验为例探讨了整一性知觉场的构成。经由对经验主义与理智主义的批判,知觉现象学以统一性知觉代替远距离反思,将客观世界中自在存在的物物关系转换为身体在场的知觉关系,这为风景批评提供了独特的思考向度。在无视点的俯视之外,风景在空间中、在瞬间中、在我们的视域中为我们所亲历,世界由此呈现出未完成的、意义模糊的非透明性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张默做了题为《不可见的风景与哀悼——一个有关的德里达视角》的报告,他分享了德里达有关的一个视角及其与风景问题的联系。以《盲者回忆录》为中心,首先阐述了作为触觉艺术的素描何以是一种感激的铭刻以及不可见之物的痕迹;进而说明德里达何以借助宗教画中的盲人故事,阐释眼睛之本质在于泪水和盲目;最后说明风景何以呈现绝对的他异性而不断逝去,以引发人之反思与哀悼,作为本质上的盲者的人如何在自我的敞开和哀悼中感受风景的重新归来,以暴露人之盲目为代价,从而真正获得风景美的赐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杨泳琪做了题为《透视与悖谬——马里翁论绘画中的可见性》的报告,她指出,在马里翁看来,透视与其说是一种绘画理论或技巧,不如说是凝视的一种根本职能。通过对生活空间、自然景色以及绘画作品的考察,我们至少可以在透视中找到如下两重悖谬:第一,可见者的增强与不可见者成正比——不可见者越是增强,可见者就越是被深化;第二,实在的可见者的增强与虚空的虚空成正比——把可见者加以展现的虚空,并不是实在的,因此,可见者的可见性随着非实在性和理想性的增加而增强。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周舒琰做了题为《记忆的风景——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书写的观看之道》的报告。她从洛阳与它的书写者定位了文本中的洛阳,将杨衒之作为世家贵族、抑佛者与他在洛阳社会空间中的位置等信息推出,杨衒之的观看受所在群体所处的社会位置的观看点限制,又受他个体的经验影响而存在独一无二之处。她对《洛阳伽蓝记》的阅读与分析,是一种希望从中发现杨衒之如何看待他书写的主体洛阳城,以及如何书写的活动。杨衒之的观看既包含了国崩城毁之痛、抑佛者对佛事的追忆、居住者的地方感、北魏正统观念的流露等诸多层面,他的书写作为一种观看之道亦是对洛阳城空间的重构。

在回应环节,中山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赖锐对几位发言者的报告做了评议与回应。赖锐老师指出,这组论文展示了一种看与被看的现象学考察。其中,在对王嫣慧的回应中,赖锐老师指出,这是一项看与被看艺术批评个案研究,王嫣慧对丰子恺漫画做了一个美育进路的探究,从历史化的角度探究丰子恺漫画问题,在中西古今的脉络中去谈论,趣味怎么显现给主体。但同时赖锐老师也表达了对此问题能够在理论脉络中得到考察的期望。在对冯乐群的回应中,赖锐老师指出,冯乐群是在一个思想脉络中去探讨,知觉现象学给我们理解空间本身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进路,论述也很有丰富性和层次感。张默和杨泳琪的发言可以形成潜在对话的话题,从素描艺术形式谈起,可见之物和不可见之物的张力,这里恰恰存在着一种泳琪探讨马里翁绘画的悖谬,悖谬展现为虚空和实在,这一悖谬性形式与可见之物与不可见之物的张力。虚空恰恰不是实在,虚空和实在之间悖谬性的关系,以及相互显现的过程。虚空显现实在——其中虚空意味着更高的实在。这也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与此前黄常嘉所报告的朱利安对虚空与山水画中留白的关系的讨论也可以形成回应。在对李思诗的回应中,赖瑞老师指出,阿多诺的艺术观以及审美表象危机的问题是一个经典理论问题,阿多诺一方面反对黑格尔同一性真理,又反对先锋艺术将艺术真理性抛弃,他也是处在夹缝之中,落实到自然这一概念,阿多诺意义上的自然不是黑格尔意义上的自然,在阿多诺那里,当我们不把自然当成一个等待人们去揭示的对象时,它便显现了真理。在对周舒琰的回应中,赖锐老师指出,周舒琰对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的书写做出了很有说服力的梳理,其中理论深度也许可以再继续挖掘。

主题为风景批评与声音景观,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黄金芳主持。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李筱彤做了题为《声音景观:兰州城市民谣中的多重感觉及其美学问题》的报告。她围绕风景批评与声音景观这一论题,以兰州的城市民谣中的多重感觉及美学为研究对象,透过对于兰州城市民谣所带来的思考空间和现象,基于美学的评价进行分析和论述。她指出,兰州城市民谣在体现出民谣普遍特征的同时,彰显兰州地域特色及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状态,不同类型风格的兰州民谣从歌词曲调、舞台展演等诸多形式重构大众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多感官融合的联觉经验,构建独特的兰州城市声景,同时指向以朗西埃审美平等为核心的对当代美学问题的思考。

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杨佳锦做了题为《声音人类学与感觉的主体》的报告。她的发言围绕声音人类学路径中的主体性问题展开思考,从声音的本质主义研究、听觉视角与声音的人格、身体与感觉的共鸣三个方面来进行。以霍尔格·舒尔茨为代表的声音人类学已不同于声音的本质主义研究范式,本质主义研究让声音丧失了个体独特性而沦为去身体化与去主体化的静态客体。当下的声音人类学在感官人类学或感觉人类学的范式之下与主体的感觉经验相关联,声音联系着感觉、感官、情感等诸多向度,舒尔茨据此以声音的人格建构一种情境性的感觉人类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李欣悦在线上做了题为《先验经验主义与德勒兹的音乐分析》的报告。她指出,为克服传统形而上学的僵化性局限,德勒兹建立了一种差异的、内在的、动态的、肯定式的先验经验主义哲学。而这一哲学观念恰是他讨论音乐哲学的重要理论根基。他将音乐的诞生追溯至宇宙生成链断裂的某次界域,认为音乐是一种用以勾勒生命之线的创造性手段,强调音乐并非遵循宇宙宏观秩序系统的树状根系,而是一种进行块茎式生长的非线性系统。音乐家的使命正是通过解域-再域化的创造性过程参与到自然叠歌之中,将蕴有宇宙之力的、不可闻及的声音质料呈现为可供听众耳闻的聚合的声音分子。在其先验经验主义理论影响下,实验电子音乐真正完成了对叠歌的解域,成为纯粹内在的无器官身体。它的流行标志着古典音乐解域运动的初步完成,也昭示着先验经验主义哲学正逐渐成为当下先锋艺术领域炙手可热的应用哲学。

在回应环节,兰州大学文学院漆飞讲师和广西大学文学院刘晨讲师对几位发言者的报告做出了评议和回应。漆飞老师指出,这一组的报告都是聚焦在声音问题或与视觉文化互补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在对李筱彤的回应中,漆飞老师指出,筱彤在人类学中聚焦兰州民谣中的声音问题,城市民谣不仅携带着民谣普遍性的音乐特质,从审美人类学或艺术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它自身的音乐文本、从生产到再生产等都融入了地方性的审美经验,筱彤所指向的问题实际上是民谣如何呈现城市形象及其背后的美学问题。筱彤可以推进的问题是民谣在何种程度上构建其多重感觉,也可以去追问多重感觉的问题为什么是当代美学的,这也就意味着要回应美学如何回到感觉现场这一问题。在对杨佳锦的回应中,漆飞老师指出,佳锦讨论了声音景观问题领域中非常具有当代性和前沿性的问题,声音人类学是在感官人类学分支下的研究,佳锦抽丝剥茧地展开,从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到声音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的转换与梳理实际上代表着问题语境的不同,前者更注重去人格化的声音本质,后者则更强调声音与情感、声音与感觉等的关联。佳锦所提到的声音如何成为一种感受力的事件与欣悦对德勒兹的汇报也可以形成呼应。声音的平等、多重感觉的平等如何通向审美的平等,这会带来一种新的平等问题,还需要学理上的推进。在对李欣悦的回应中,刘晨老师指出,在批判理论对音乐的谈论较少的背景之下,欣悦展示了德勒兹对音乐的论述,用德勒兹的整体理论去做他的音乐批评,可以融合进阿多诺对勋伯格音乐论述甚至是早期音乐史理解音乐等内容,以及下放到20世纪的诸多音乐批评,可以形成一个更清晰的线索。

第六场的主题为风景批评与现象学,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王嫣慧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黄金芳做了题为《分裂与交替:从胡塞尔的图像对象理论看肖像画》的报告。她指出,胡塞尔的图像意识理论开启了新的审美可能性,其中图像客体作为图像主题在特定物质媒介(物理事物)中的显现,审美意义就产生于对图像客体的观看张力之中。不同于以往对图像意识理论的美术史研究,蔡德勒将胡塞尔的图像意识理论运用至具体的绘画批评中,他从马蒂斯画作色彩与光的变化关系入手,通过比较照明光和位置光对于画作光源的不同作用,揭示出图像客体对传统绘画与野兽派绘画的不同意味,进而以一种视觉革命的效果展现了艺术作品物理属性对审美属性的威胁。在蔡德勒看来,对图像主题进行象征性阐释之前,需结合对艺术作品的科学史研究推断图像客体的实际指向。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博士生邵思源做了题为《赋形生命:电影现象学视域下的风景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她指出,得益于机械复制技术,电影风景满足了十九世纪人们观光域外风景的心理需求,伴随着电影叙事机制的完善,电影风景作为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视觉奇观和社会铭文的形式被认识。在战后的电影实践中,电影风景与叙事之间的张力成为电影理论中有待被解决的问题。回溯风景作为艺术的审美对象时,本身就包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布洛赫的风景-自然美学视域下,存在一种人与自然的双向融合的特质,因而,电影对风景的呈现本身就蕴藏着风景的生命力量。电影现象学对具身感知的强调,为电影风景中的生命形态提供了一个理解向度。

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罗嘉琪做了题为《体验与诗意:巴什拉家宅空间的现象学分析》的报告。她指出,家宅作为空间分析的重要意象,指向人的内心空间的同时,对家宅的分析可以从诗歌走向现实层面,论文试图分析巴什拉如何从现象学角度介入家宅空间,指出在这种独特的现象学分析之下,跨主体性与缩影承载着想象力对记忆的激发,使得人与世界不断贴近。另一方面家宅空间也可以作为一种批评范式存在,在文学批评和建筑学理论领域被使用,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在回应环节,广西大学文学院刘晨讲师对几位发言者的报告做出了评议与回应。在对黄金芳的回应中,刘晨老师指出,对马蒂斯绘画的理解区别于梅洛庞蒂身体沉浸式的研究,从胡塞尔的角度切入给予我们更多启发,胡塞尔的图像意识理论也有了更清晰的阐发。在对邵思源的回应中,刘晨老师指出,思源从电影现象学角度来研究风景问题,将很多启发性的理论家融入,如德勒兹、朗西埃等,这也在逐步颠覆传统对风景的理解,例如电影持留与我们看到的风景之间的差异等问题。在对罗嘉琪的回应中,刘晨老师指出,她从现象学角度研究巴什拉空间诗学,家宅空间作为一种批评范式,深入理解巴什拉空间诗学,对现象学的处理还是泛化的,也可以从传统的空间诗学角度去增强分析的力度。

会议小结和闭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汤拥华教授主持,汤教授做出总结:风景描写往往与主体的关联弱一些,而当我们去进行风景批评时,风景与实体、风景与意义等的可能性又重新被撬动。书写风景的方式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所谓风景批评与其说是特定的问题,不如说是特定的方法。在大家的发言中,问题意识、理论资源往往是相似的,在批判理论和现象学两个序列中,具体到声音现象学、视觉现象学与审美共同体、空间场域等问题,大家的问题关切在这两条线之间往往会产生错位,这实际上是一个意义的中空与充实的过程。例如审美共同体从原本理所当然的被认同,到它成为一个问题对象本身,再到形成特定方式或路径去推进它,就会经历这个过程。如赵汀阳所说,山水是看我们的,而风景是被我们看的。山水和风景并不是简单地被划定为一种中西的差异,同时,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山水中看,有赖于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中去看,我们看风景时也被一种风景看着、被一种文化看着。理论审视生活,理论改善生活,文学艺术作品以其独特方式关联关怀或沉浸到伦理或政治问题中。总而言之,看与被看既是一个现象学的问题,又是一个批判理论的问题,视觉理论本身就是现象学与批判理论的深度协作。


 

 

 

主办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兰州大学文学院

协办 | 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专业委员会

华东师范大学西方前沿文论创新团队

文案 | 与会老师、同学

摄影 | 宗玉兰 薛代君 孙琪琪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