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出自唐代赵嘏的《江楼感旧》
译文曾经与我一同来此赏景观月的人如今在何处?这儿的风景一如去年,没有变化。
注释依稀:仿佛,好像。
赏析此句是诗人道出的感喟,昔日同游的人不知漂泊何处,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
完善
原文
赵嘏《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渺然 一作:悄然)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独自登上江楼不由得思绪万千,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流淌,江水澄莹如天。
曾经与我一同来此赏景观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呀?这儿的风景一如去年,没有变化。
注释
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然:思绪怅惘。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依稀:仿佛;好像。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3 .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抒写了对友人的忆念及独登江楼时的惆怅之情。前二句写诗人夜登江楼,所见只有江天月色。后二句由今思昔,写出风光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独上江楼思渺然”,语同随口说出,但情致绵渺,引人遐思。而这一句至少可以体味到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是“独”字的运用,写诗人处境之寂寞,身边无人陪伴因而在这样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独自出行;其次是“上江楼”,在古人的传统中,“登高”和愁思似乎不可分割,诗人此刻一定是有什么忧心之事;第三,“思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据清人所辑本事,这首诗作于作者赵嘏进士落第东归返乡之后。
参考资料:完善
1、 余建忠.中国古代名诗词译赏: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254
2、 孙育华.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804-805
简析
《江楼感旧》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勾勒出清丽绝俗的江楼夜景,而后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引人遐想,韵味隽永。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247篇诗文 ► 37条名句
完善
猜您喜欢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戚继光《望阙台》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 ——《晋书·列传·第六十二章》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杜甫《宿府》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李白《妾薄命》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白居易《买花 / 牡丹》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 ——《晋书·列传·第六章》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增广贤文·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