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海外新征程:在欧洲、为欧洲 | 封面故事:慕尼黑刮起中国风——IAA MOBILITY 2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1 20:30

“中国故事”惊艳欧洲!75家中国汽车行业参展商远征德国慕尼黑展场,成为除东道国之外参展商数量之最。焦点中的中国展商以展场为舞台,唱响“中国声音”;以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实力为支点,展现“中国力量”,引领世界智慧出行,在欧洲甚至全球引发热议。这对中国车企自信地“走出去”具有里程碑意义。

围绕2023年9月5-10日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第二届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3),《汽车纵横》特作本期“封面故事”专题报道。

6款新车,1则重磅消息……比亚迪慕尼黑之行带来多重“大礼包”,对德国乃至欧洲市场的敬畏以及融入的渴望,由此可略见一斑。在欧洲,为欧洲。融合,正是中国车企扬帆深入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慕尼黑早秋时节,第二届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以下称“慕尼黑车展”)现场热闹非凡。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优秀代表之一,“6剑齐发”的比亚迪展台人头攒动,依稀仿佛春季上海车展时,万众一起仰望“仰望”的盛况。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8月,比亚迪乘用车海外累计销量超过11.7万辆。

全球标准 中国智造

来到中国汽车人心目中的“班门圣地”——汽车发源地德国参展,比亚迪带着深深敬畏和满满诚意,一口气亮相了6款车:海豹、宋PLUS EV冠军版、元PLUS(海外命名为BYD ATTO 3)、海豚以及腾势D9,覆盖轿车、SUV、MPV等一系列车型,是欧洲市场上少有的快速推出新能源全车系车型的中国车企。

其中,元PLUS是比亚迪首款战略出海的全球乘用车,依托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多年的技术积累,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元PLUS完全遵循全球标准、全球设计、全球品质打造。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元PLUS海外版(ATTO 3)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量表现非常突出,例如,今年7月,元PLUS跃居瑞典新能源车单车型销冠,同时也成为8个月蝉联以色列全车系单车型的销量冠军,目前已在亚太、欧洲、美洲、中东非等地区的58个国家实现交付,累计出口量超过10万辆。

2022年10月,这一经过充分市场验证的元PLUS(ATTO 3)挺进欧洲市场,并亮相巴黎车展,更重要的是在碰撞测试中获得了满分的成绩,拿下欧洲NCAP的五星级安全评级。对于汽车发源地的消费者而言,这一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9月15日,元PLUS已经实现全球第50万辆成功下线。

另一款广受关注的是比亚迪海豹,通过本次慕尼黑车展正式登陆欧洲,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50,990欧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和44,900欧元(约合人民币35万元)。尽管在关税等因素的影响下,这一价格已经高于国内水平,但仍然足以触动当地的神经。

从投放全球化产品,到与各国伙伴的深度合作,再到研产本地化,比亚迪逐步在欧洲安了一个又一个“家”,包括法国、英国等地的电动大巴工厂,匈牙利的电池工厂等。随着乘用车业务的快速推进,无论是欧洲,还是比亚迪自身,都需要尽快再安一个新家了。

安家落户 深度融入

“我们集团正在考虑,在整个欧洲地区建立首个(乘用车)整车工厂,目前正在做一些相关的区域选址工作。”在IAA史上的首场中国媒体沟通会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透露了这一重磅消息,选址信息有望在今年年内正式确定。

一边继续积极探索,一边从跨国车企“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中取经,比亚迪正努力扎根欧洲这个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欧洲电动汽车总销量超过270万辆,仅次于中国。其中,德国成为最大的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占比接近4成。有业内人士预计,到2023年,欧洲的电动汽车总销量有望跨过400万辆大关。

2021年5月,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这已经是比亚迪的第三阶段出海计划。其中,面向欧洲,比亚迪将挪威作为开拓海外乘用车业务的首个试点市场,到2021年年底,比亚迪一次向挪威顺利交付1500辆唐EV,迈出了乘用车海外市场的重要一步。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在近一年内已进入了15个欧洲国家,并携手优质本地合作伙伴,在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开设了超140家门店,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购车体验。”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透露了当前在欧洲的最新进展。

另据李云飞介绍,比亚迪还在加速拓展当地经销商网络,到今年年底,销售服务网络将从上半年的100多个发展为年底的200个。

看似一两年突飞猛进,实则筹备已久。比亚迪与欧洲市场的结缘,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1998年,比亚迪在荷兰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推动早期的电池、电子业务出海。2010年,比亚迪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电动化”计划,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2013年,K9通过了欧盟整车认证。比亚迪的纯电动大巴进入了包括英、德、法等在内的20多个欧洲国家,超过100座城市。这一轮商用车出海,比亚迪在海外建立了新能源的品牌号召力与影响力,为新能源乘用车的出海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占比最大的德国为例,比亚迪已在德国10多个城市累计投入运营100多辆纯电动大巴,累计行驶里程超350万公里,节省燃油超140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800吨,为提升空气质量、改善能源结构贡献了力量。

在乘用车领域,据李云飞透露,目前比亚迪在德国全国已有7家经销商,计划到年底开发30家销售服务网络,截至9月初已经有9家开业。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我们与德国合作伙伴一起,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新能源产品和服务,与德国各大供应链企业和汽车主机厂紧密合作交流,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道阻且长 行而不辍

最严的排放标准,最高的减碳要求,叠加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浪潮与复杂严峻的宏观国际环境,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车企,这一轮的出海征程注定充满全新挑战。

植根欧洲本土,成为一个本土化的品牌,在欧洲这片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乐土真正打开局面,中国车企要做的努力还有许多。

例如在品牌影响力上,欧洲特别是老牌汽车强国的消费者更为认同和接受本土品牌,从品牌和销量就可看出欧洲本土品牌的绝对优势,即便是上汽、吉利等在这一区域表现较好的中国车企,销量贡献多来自之前收购的名爵沃尔沃旗下的极星等当地市场上曾经的知名品牌。业内专家指出,借助本轮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提升中国汽车在品质、品牌方面的竞争力,并树立起中国汽车的品牌标签,对于未来中长期中国车企的国际化至关重要。

在欧洲、为欧洲。不断深入理解当地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也是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车企要面对的传统难题。例如,欧美市场的买车人更多是坐在驾驶位的人,对驾驶乐趣、驾乘体验有更高的要求,而中国市场很多消费者是坐在后排的,对智能化功能、座舱创新、家庭生活场景延伸特别看重。

“我们希望通过更多销售服务网络的建设,能够让大家看到比亚迪,体验到比亚迪的产品。”李云飞如是表示。据了解,进入欧洲市场两年多来,比亚迪动作频频:2022年3月,比亚迪与壳牌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壳牌为比亚迪的个人和商业客户提供会员服务。此后,双方还共同宣布为比亚迪欧洲车主提供更优质的充电体验,包括向车主开放欧洲境内约30万个壳牌充电桩使用权。

同年7月,比亚迪宣布与欧洲汽车经销商集团Louwman合作,将以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结合的方式,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提供全套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同年10月,比亚迪宣布与欧洲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未来6年内向比亚迪采购至少10万辆新能源汽车,更多当地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体验到比亚迪的产品。

益普索《2023出海赛道趋势洞察》中指出,出海之后是“入海”,在未来十年中国企业摸索和建立真正的国际化运营能力的过程中,需要一步步跨越关键的阶梯,妥善处理与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包括国际化团队搭建和管理、引入国内外合适的战略资本、妥善处理涉及多个国家的公共关系、社会ESG议题等。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车企,正不断迎来新的挑战。碳税、新电池法案等一系列更为严格的政策法规,要求中国汽车产业在减碳、上游供应链碳管理、碳足迹、零碳生产和管理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标准。

“为地球降温1℃”。扬帆深入海外市场的“比亚迪们”,满怀与当地密切合作交流的渴望与诚意,凭借中国电动汽车先行先发之势,30年来积累的技术方案、超高性价比以及综合成本优势等,不断为各地带来更好的绿色低碳出行成果。

在全球、为全球,合作、共赢永远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