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引发了世界贸易格局的划时代转变。
加入WTO初期,他们将中国低劳动力成本和庞大产业规模带来的影响称为“中国冲击”(The China Shock)。
大部分西方人享受到了物美价廉的产品,但也有少部分同“中国制造”竞争激烈的地区遭到打击,引发工厂停工和工人失业——这部分受伤的美国人刺激了以特朗普为代表的民粹主义、反全球化力量崛起。
不过总的来看,西方国家觉得利大于弊,毕竟当时中国主要是在一些基础制造业和小众领域击败了西方,比如钢铁、纺织、光伏等等。
这些行业由于牵扯到环境保护、低成本劳动力等复杂因素,西方国家基本认命了。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伯利恒钢铁厂于2001年破产。伯利恒钢铁公司成立于1857年,它与子公司伯利恒船舶工业公司曾是美国工业领先地位的象征。
最近几年,随着以新能源汽车、5G通讯、无人机、机器人和电子设备等新一代中国制造产品冉冉升起,西方发达国家的恐惧感迅速升高,他们开始担心“第二次中国冲击”到来。
与上一次“利大于弊”的普遍认知不同,此次欧美国家内部要团结得多。
他们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升级模式:首先利用自身广阔市场获取西方技术,通过合资生产、合作研发等方式一步步将国内公司发展成巨头,然后再把国内公司推向世界市场,最终击败西方同行。
这一过程被许多西方媒体称为“价值粉碎机”。
以当前中欧在汽车行业的竞争为例。
汽车业作为目前欧洲最大产业和最大雇主,提供了近1300万个就业岗位,占到欧盟经济总量的7%,每年带来700亿到1100亿欧元的贸易顺差,长期被视作欧洲经济的明珠。
全球收入排名前10的汽车制造商中有4家来自欧洲,分别为大众汽车集团、梅赛德斯-奔驰、斯特兰蒂斯(2021年由意大利-美国公司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与法国公司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而成)和宝马集团。
某种意义上讲,汽车工业就是欧洲制造的象征,尤其是德国汽车制造商,一直以高技能的劳动力、先进自动化和规模经济而自豪。
然而随着新时期工厂推广使用先进机器人技术以及智能驾驶时代的到来,欧洲汽车工业曾经的优势被一点点蚕食,已经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对于许多欧洲国家来说,他们绝不能容忍产业规模庞大的汽车行业被击败,同样的逻辑其实也适用于日韩。
恰好这时候俄乌战争使东西方阵营对抗的氛围十分浓厚,于是贸易保护主义便披着“安全”“去风险”的外衣粉墨登场。
日本的处境跟欧洲类似,前十大企业中有丰田、本田、日产和雷克萨斯四家车企,汽车是其输不起的支柱产业。
按照历史规律,一旦某个领域的技术门槛被中国公司突破,国产货性价比之高、“卷”力之强,往往是欧美同行所望尘莫及的。
既然我们企业的竞争力如此强悍,是不是利润水平、员工待遇福利也能相应跟上呢?
似乎并没有。
同样一个产品,欧洲企业成本一万,定价八万往外卖,整条产业链上的供应商都很开心,大家一起赚钱。
中国经历模仿与技术攻关终于攻破了该产品,成本一下子降到2000,我们的企业可能直接定价3000往外卖,于是便以“价值粉碎”的姿态横扫世界。
这种重规模不重利润的观念在过去几十年间广泛存在,或许是由于中国市场太大了,使得国内企业倾向于先以低价跑量、跑出规模,然后再徐图利润。
像外卖、网约车、电商、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无一不是如此。
马化腾曾讲过一个故事:
在滴滴与快的补贴大战期间,腾讯支持滴滴,阿里支持快的,我们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比拼内力一样,一天大概亏损2000万、3000万,最高一天亏4000万,可谁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尽弃,内伤死掉了。
后来两家融的钱都烧得差不多了,如果再融四五亿美元继续烧似乎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在风险资本的撮合下,两大打车软件忽然宣布“牵手”。
马化腾回忆称,实际上他和马云很久之前就达成共识,觉得没必要继续拼下去了,“但是他们在下面还是斗得你死我活,所以我们想就让他们再斗三个月吧”。
客观来说,规模扩张优先的思路放到“统一大市场”有可取之处,可到了形势复杂的国际贸易中,通过低价迅速扩大市场规模的做法很容易“树敌”,进而招致关税壁垒。
这一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因不同市场制定针对性策略,十分考验跨国公司的水平。
比如:澳大利亚早已实现“去工业化”躺平,其国内没有自己的汽车产业需要保护,所以对外国车企十分友好,电车还能享受补贴、减税等优惠政策。
再比如:巴西是全球第六大汽车销售市场,仅次于中、美、印、日、德,其汽车工业从一开始就呈全面开放形态(本土自主品牌仅有Aqrale和TAC两家公司,产销量较低),各大车企争相竞逐。
而同样的出口策略放到欧洲则有些行不通,只能通过本土设厂、合作投资等形式慢慢来,心急吃不到热豆腐。
短短几年,中国汽车出口从远远落后于日本到大幅超越日本,2024年有望实现500万辆的出口规模。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制造”给外界一种低价值、科技含量不高的刻板印象,以至于出口跑量成为常态。
与之相较,欧美企业则可以通过技术、品牌优势获得超额利润,并借此回馈给普通员工,促进国内消费。
站在中方角度,当作为追赶者时“卷”是迫不得已,可一旦成为技术领先者,就必须学习欧美企业惯用的“扩大盈利技巧”,比如早些年欧美车企擅长用“附加功能”给汽车分档,只有豪华车才给加装电动按摩座椅、高品质音响、车载冰箱等设施。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如何尽可能“逐利”、让技术进步的成果惠及国内研发及生产人员,已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毕竟“卷”赢别人并不是目的,让自己过得好才是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