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10%!新一轮价格战打响,一文看懂新能源汽车行业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9 02:26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走向白热化阶段。

本文9581字,约13.7分钟

作者 | 融中研究

来源 | 水母研究

过去一年间新能源汽车价格下降近两万元!2024年自特斯拉首启新能源车优惠政策后,新能源车企购买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各车型购买价格不断下探。根据中国乘联会数据,新能源车市场整体购买均价由2023年3月份的19.1万元下降至2024年3月份的17.23万元,新能源汽车售价在一年间同比下降了9.8%。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023年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新增32.8万家,同比增长25%;新能源汽车市场波涛汹涌背后,是头部企业的胜券在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由2022年的59.9%上升至2023年的67.0%,作为对比的2023年前十家车企集中度仅由86.2%提升至86.8%,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集中在行业前五的企业中,新能源车行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随着油电混动市场销量激增、经销模式回归,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走向白热化阶段。

01

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

新能源汽车指的是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作为汽车驱动能量来源的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新能源汽车中主流的电动汽车按零部件重要程度可分为动力电池系统、电驱系统、线控底盘、感知传感器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等零部件及模块。

新能源汽车作为依赖新型能源驱动的非轨道车辆,其分类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零碳燃料电池汽车及内燃机汽车。在混合动力汽车中,插电式混合动力通过电机及内燃机传动系统各自独立地为汽车提供行驶动能;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则是先将内燃机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再统一通过电机传导行驶动能。新能源燃料电池及燃料内燃机汽车暂属于初期商业化阶段。   

新能源汽车分类及区别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定,中国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在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愿景中,《规划》将纯电动车视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主流,并积极开发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则要求达到实现商业化应用的进度。

02

行业历史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2013年进入行业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坡,行业于2019年经历短暂的销量下滑后,技术、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进步使行业发展再次转向;自2021年至今,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增企业数量及汽车销量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行业迈入第二次高速发展期。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府补贴退坡的前后可分为两次高速增长期,两端增长期的行业驱动因素各有区别,2013年至2018年的行业发展主要是受政策补贴的驱动;在政策补贴退坡后,2021年至今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则主要受到市场认可下的需求增长所驱动。         

0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及人才缺口,为城市创造了巨额的营收及税收,也促进了中国外贸事业的发展。

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三个产业经济地区皆具备了较为完整的的产业链条;其中以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参与企业最多,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近23.7万家;其次分别为珠三角地区以及京津冀地区聚集了较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各有近10万及8万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

04

最新国家政策分析

补贴退坡,更关注产业链全面发展

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在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及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牵头下对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包括加强维修服务、促进汽车赛事发展、优化金融服务、明确税收优惠条件、推进车网互动、扩大充电设施建设和推广绿色交通装备。这些政策旨在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服务质量、扩大市场影响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完善。预计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详细的最新政策内容如下:

05

优秀产业示范区分析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验

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契机下,深圳市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及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领域的有力抓手写入《深圳市节能“十二五”规划》、《深圳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2020 年)》等发展规划,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拉开帷幕。

与广州、上海、重庆等汽车重镇相比,深圳市整车生产线偏少,但企业实力强大。围绕龙头企业比亚迪,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一超多强”产业格局。2023年11月随着《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出台,深圳各辖区各执分工,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朝着有序的方向前进。   

现阶段,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行业通过比亚迪等车企在生产环节发力,2023年生产新能源汽车173万辆,实现产值3,991亿元,同比增长85.3%,深圳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急速发展阶段。在辖区发展上,宝安区的相关企业及产业园区最多,龙华及龙岗产业园区的发展紧随其后;南山、福田、龙岗及龙华区相关企业数量皆突破千家。

深圳市辖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06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扶持策略

强龙头,提标准,攻薄弱

深圳市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呈现出促进龙头企业总部落地,提高行业发展标准以及重抓薄弱核心环节的特征。

根据深圳工信局2023年11月27日出台的《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现行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主要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以及技术有望突破的核心环节进行扶持,补贴扶持力度如下:   

07

商业模式——

更注重车辆系统研发及智能化应用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受研发部门的技术支持,通过冲压、焊装、涂装、电池组装及总装等步骤将分散的零部件组成整车,整车在经受测试合格后实现产品验收。

新能源汽车生产流程

新能源汽车企业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的研发投入。以比亚迪汽车为例,在其未生产新能源汽车期间研发投入仅占总营收不到3%;而2023年在比亚迪宣布全面生产新能源汽车后,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上升至6.6%,可见研发部分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要性。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主要集中在核心车辆系统、自动驾驶以及智能操作系统方面,其中核心车辆系统的研发投入占主要部分,主要是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控等核心部件的研发;自动驾驶以及智能系统模块亦是车企研发的重点方向,人数占比各接近两成。新能源汽车行业通过注重车载智能技术发展,提供了差异化用车体验,对同期传统燃油车建立起用车便利的优势。

08

商业模式——

代工起步,布局直营

新势力车企依靠代工厂实现轻量化管理,头部车企自建工厂提高利润空间。在新能源车企的生产方式中,以小米汽车及华为问界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通常不建设工厂,而是将订单交由代工厂生产,企业提供生产及技术指导。该方式下企业可以省去前期巨额的工厂建设支出、轻量化管理并降低企业风险。以比亚迪及特斯拉中国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则积极自建工厂,自建工厂通过对生产环节的完全掌控可以确保产品质量,还能获取汽车在生产环节的利润空间,加大企业利润收入。

新能源汽车生产模式

车企自建直营及服务网络,提高经济和运营效率。传统车企的产品销售基本是通过经销商的渠道交由消费者手中,价格决定以及售后服务皆由经销商承担,车企还难以控制不同经销商所提供的销售服务质量。

新能源汽车销售环节

新能源车企通过自建销售及服务网络,以购物中心设店的方式快速对城市客户渗透。自营渠道除了为消费者提供透明及标准化的购车价格,省去经销环节加价;还可以缩短决策及反馈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帮助企业把握服务质量、提高车企的整车利润空间等。

09

销售模式解析——

购物中心打品牌,体验中心促认知

依大密度城市客流营销品牌,以广分布体验中心增进客户认知。新能源车企通过将直营网点设立于购物中心,快速提高了品牌对城市客户的知名度,还在有交付功能的中心店周围覆盖卫星店,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车企通过商场的体验中心提供现场试驾,成功在市场初期快速增进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了解。

新能源汽车企业销售模式(1)

如图,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大部分的卫星店及体验店设在购物中心,在店内提供实车展示,凭借城市购物中心地段的大额客户流量对汽车品牌进行宣传,以提高品牌知名度。直营店包含展示、销售、驾驶测试等功能,部分购物中心店的地下停车场停放好试驾车辆,消费者可以在销售人员陪同下将车辆开出车库进行试驾体验。体验中心的设立在行业发展早期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产品了解机会,增进了市场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加上购物中心直营店的模式,企业在掌控服务质量的同时产品宣传得到保障,进而为行业快速积累起庞大的客户基础。

服务网络支撑直营售后体验,借助经销渠道降本增效。新能源车企在交通便利且租金便宜的城市郊区设立服务及交付中心,为城市直营渠道提供汽车的交付及售后服务。现阶段的车企逐步将盈利能力差的直营店关停,把区域销售授权于经销商,可以助力企业的降本增效及销量的增长。

新能源汽车销售模式(2)

10

产业链分析:上游环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环节包括原材料的生产以及零部件的制造,上游环节整体经济价值占产业链总价值约35%;其中主要原材料包括钢铁、冶金、塑料及橡胶等;零部件制造则包含动力电池、饰品、传感器及制冷等配件。经测算,2023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环节实现行业规模近7,540亿元,较2022年增长40%。   

零部件制造所需原材料

原材料供应环节所涉及的原料众多,包括钢铁、冶金、塑料、电池正负极及橡胶等。电池、动力系统、传感器及处理器制造所需原材料的成本占总原料成本的主要部分。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环节分为电动化模块、车身及饰品、智能感知与其他零部件四大板块。电动化模块包含了动力电池、电驱系统、驱动电机及电控等零部件的制造;车身及饰品环节包含了外饰及内饰两部分;智能感知环节主要包括传感器的制造;热管理系统包含在其他零部件板块中。

信息来源:融中信息整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理想汽车港股上市说明书,《World Electric Vehicle Journal》、SNE research、乘联会

在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制造环节,动力电池制造是该产业链环节经济价值占比最高的部分,经济价值占比零部件制造行业总经济价值的43%;电机、车身及饰品制造亦分别位于前列,环节经济价值占比分别为10%及24%;智能感知环节则占到7%,其他零部件制造的经济规模占到13%。

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模块竞争格局方面,宁德时代占据动力电池行业龙头地位,2023年市场份额达到45%。弗迪动力作为比亚迪旗下品牌,依托比亚迪的巨额装车需求,在电机、电驱系统及电控的销量上均排入行业前二的位置。特斯拉基于自身整车的需求亦在以上三个部分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均进入行业前三位置。方正电机在2023年以7.2%的驱动电机市场份额成为份额第一的市场第三方供应商。汇川技术则占据电控领域第三方供应商龙头位置。

11

产业链分析:中下游环节

新能源汽车中游的整车制造环节企业负责汽车零部件组装成车。经测算,2023年新能源整车制造行业规模约为17,337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环节经济价值占新能源汽车产业总经济价值近50%。   

在中游产品的净价格拆解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原材料成本、经销商补偿及人力成本是一辆新能源汽车价值占比最高的三个部分,分别占到新能源汽车净价格的43.5%,16.5%及10%;价值占比紧随其后的是销售行政费用的9.5%,研发费用的6%,折旧成本的4.5%,广告支出的2.5%以及售后费用的2%。   

目前中游新能源汽车生产类型主要以纯电动车为主,2024年一季度纯电动车销量155.4万辆,市场占比57.6%;插电混合动力车销量82.4万辆,市场占比42.3%。

另一方面,插电混动车型增长迅猛,与纯电动车销量差距不断缩小。2024年一季度纯电动车型同比增长85.2%;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同比增长110.2%,市场占比与2023年同期的31.8%相较增长10.5%。

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方面,2023年,新能源市场销量前十厂商的市场份额约为73.4%,前十厂商格局相对稳定;其中比亚迪、理想及广汽埃安份额有所增长,市占率增长均超2%。蔚来及小鹏汽车新进入新能源销量TOP10,挤下奇瑞及合众汽车。

新能源汽车行业下游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及相关服务环节,整个下游环节的产业链经济价值占比近15%。新能源汽车产业下游主体主要包括经销商、消费者及为消费者提供新能源车服务的企业;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经测算,充电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30亿元。

12

上游产业链主分析——宁德时代

高技术壁垒,行业领头羊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2023年占据国内动力电池市场 44.5% 的市场份额,是中国及全球动力电池安车量排名第一的企业,宁德时代通过在动力电池领域筑起技术壁垒以及在行业需求高增长的推动下实现了极高的业务营收并持续保有行业第一的龙头地位。

新能源需求高企,推动宁德时代营收增长。2023年宁德时代共实现总营业收入4,009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动力电池系统业务实现营收2,85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1%,是企业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储能电池系统业务与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分别实现营收599亿元以及336亿元,构成企业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宁德时代营收高增长的背后是较大的技术领先优势及行业极高的需求增长。   

国内动力电池销量龙头,业内领先优势明显。2023年,宁德时代国内动力电池使用量达171.9GWh,同比增长28.7%,以 44.5% 的市场份额连续7年位列全国第一,大幅领先使用量第二名的比亚迪的使用量27.1%。

海外销量激增,安车量预登顶。在国际市场方面, 2023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全球使用量259.7GWh,同比增长40.8%,对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36.8%,位列第一;其中海外市场的使用量87.8GWh,同比增长72.5%,仅略低于韩国品牌LG新能源的88.6GWh。

13

中游产业链主分析——比亚迪

注重中低端市场建立市场龙头地位

比亚迪汽车通过瞄准新能源汽车整车行业中低端市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营销,成功筑起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的龙头地位,并遥遥领先国内销量第二的企业特斯拉。随着行业需求的高涨以及混动车型受市场热烈欢迎,比亚迪2023年市场份额再迎增长。   

中低端市场持续发力,叠加行业需求推动营收提升。2023年比亚迪汽车及电池相关业务营收4,835亿元,同比增长48.9%。比亚迪增长背后一是行业需求激增,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959万辆,同比增长39%,新能源行业需求高企。二是中低端市场的积累;在比亚迪2023年销售的302万车型中,90.5%基础车型的厂商指导价低于20万元,比亚迪对中低市场的专注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迈步增长。

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断崖领先,市场份额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需求持续高升,销量规模达959万辆,同比增长39%;其中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继续维持领先地位,由2022年的158万辆上升至2023年的239万辆,超出第二名特斯拉的中国地区销量170万辆,行业领先优势明显。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比亚迪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依旧维持增长,市场份额由2022年的30.2%扩张至2023年的32.7%,与销量第二企业的市场份额差距亦在不断拉大。

14

下游产业链主分析——特锐德

技术积累叠加提前布局夯实领先基础

特锐德企业由传统电力业务转向聚焦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业务,成功实现向经济高速发展领域的转型。自2014年特锐德规模化布局电动汽车充电市场以来,2023年特锐德的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营收占比企业总营收的41%,并成为行业充电量及电桩安装领域的龙头企业。

战略新兴产业助推营收,电车补能成为主要业务。随着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相关营收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不断加大,战略新兴业务营收占比由2021年的32.9%上升至2023年的90.3%,企业总营收同比增长25.5%;其中2023年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2.2%,实现营收近60亿元,成为特锐德的主要营收业务。随着战略新兴产业在宏观调控下快速发展的浪潮推动,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传统业务积累叠加早布局,公共设施数及充电量行业领先。自特锐德于2014年开启充电市场规模化布局至今,特锐德在2023年运营公共充电终端52.3万台,其中直流充电终端31.3万台,市场份额约为26%,排名全国第一;同年公司的新能源充电服务充电量达93亿度,市场份额亦排名全国第一。特锐德通过传统电力业务积累的设备建设及运营优势结合对行业的较早布局助力企业营收领先。

15

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及预测

渗透增长推动规模飞涨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汽车销售总量渗透率的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亦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至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从2,219亿元增长至17,337亿元,期间实现复合增长率67.2%。

在未来两年期间,随着新能源车用户覆盖率的上升,预计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的增长将放缓;根据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的预测,2024年新能源汽车将达1,250万辆销量、2025年新能源车将实现50%的汽车销量渗透率;基于以上条件及发展趋势,预测2024年至2025年预测行业规模将由22,484亿元增长至29,110亿元,期间将实现复合增长率29.6%,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保有高速发展的动能。

16

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动力电池技术进步撬动市场需求

电池技术进步弥补续航差距,电车加速对燃油车渗透。根据对市场上22万元的可比电车产品在不同年份的横向对比,2024年电车续航较2020年上升近20%,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达700千米,与同价可比燃油车近1,000千米的续航差距不断缩小;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同比增长6.3%,续航进步加速新能源车对汽车总销量的渗透。

17

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补能便利度提升增进市场认可

充电设施激增使新能源车补能便利度远超燃油车。随着政府对充电桩建设的不断引导以及市场对充电市场建设及运营的积极参与,中国充电桩数量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充电桩累计保有量由2019年末的121.9万台上升至2023年末的859.6万台,充电桩数量占到新能源车总量的42%,远超加油机对燃油车占比的0.6%。

18

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行驶成本优势加速对燃油车替代

以在2023年及2024年上市、厂商指导价在18万至22万区间的燃油车及纯电动车作为样本统计油电车辆之间的行驶成本。由于氢能源汽车尚未发展成熟,仅取丰田MIRAI、长安深蓝SL03及海马7X-H作为样本。统计调查得到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理论行驶成本如下:

新能源车行驶成本具优势,纯电动领域节省明显。根据市场价格对燃油车、电动车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行驶成本比较中,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皆具备在行驶成本上的优势。以综合工况下汽车百公里行驶成本计,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成本较燃油车低24.2%,亦具备一定的行驶成本降低效果;而纯电动车行驶成本则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所需行驶成本要少75.6%,电动汽车在行驶成本上较燃油车具备极大的竞争优势,行驶成本优势推动市场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其他驱动因素。政府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补贴、环境保护因素以及产业链完整对整车生产的帮助亦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19

市场趋势分析

行业内卷,混动车及新一线市场发力

新能源汽车三大趋势可总结为能源趋势、地区发展趋势及价格趋势。在地区趋势方面,限牌政策制约一线城市新能源车销量增长,新一线城市有望逐步成为销售主体市场。能源趋势上,混动车型具备较大购买成本优势,推动混动能源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在价格方面,新能源车市场整体面临售价不断下探的趋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三大趋势

限牌政策制约销量,新一线城市市场发力。地区发展趋势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前十的城市中,老一线城市受地方限牌政策的影响销量增速走低。北上广深以及杭州市五座限牌城市的总销量增速仅有18.5%,远低于销量前十城市中的成都市、郑州市等6座新一线城市50.8%的销量增速,反映出新一线城市较强的增长动力以及限牌政策对销量的影响。

油电混动成本优势显现,相关车型销量激增。能源趋势上,2023年度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增长迅猛,插电混动车型销量达到280.4%,同比增长84.7%,与纯电动车销量差距不断缩小。插电混动车型对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由2022年的22.0%增长至2023年的 229.5%,仍呈现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的趋势。油电混合车型占比的增长主要受益于车企推出的混动车型购买成本相较纯电动车更具优势。

车企价格战持续,购买成本不断下探。在价格趋势方面,2024年自特斯拉首启新能源车优惠政策后,不断有新能源汽车厂商发放购买优惠政策的出台,新能源车各 车型购买价格不断下探。其中,新能源车市场整体购买均价由2023年3月份的19.1万元下降至2024年3月份的17.23万元,新能源汽车售价在一年间同比下降了9.8%。其中2023年3月份新能源小轿车车型均价同比下降17.4%;SUV车型均价同比下降8.4%,MPV均价同比下降1.1%。

20

竞争格局分析

市场增量集中在行业前五企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整体呈现出集中度较高的态势,2023年前十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品牌的销量占市场总额的86.8%;其中销量前三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市占率达53.3%。销量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中国)及上汽通用五菱,行业龙头比亚迪的销量占比更是达到市场整体的25%,全年销量达2,389,739辆。    

在新能源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方面,2023年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竞争格局进一步集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家企业市占率同比提升了6.6%;销量前五家的企业市占率同比提升了6.9%;销量前十家市占率同比仅增0.2%,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的增量主要集中在行业前五企业中。

21

竞争格局分析

比亚迪及特斯拉巩固龙头地位

比亚迪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国产品牌包围特斯拉。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间的竞争格局对比中,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对其他前列企业具备极为明显的销量领先优势,新能源整车销量份额达到32.7%。其他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集中分布在10%以下区间内,其中特斯拉中国与其他国内企业拉开了小段领先优势,理想、吉利等国产汽车品牌占据行业前十的剩余份额。

小鹏及蔚来现盈利危机,特斯拉具备领先的价格竞争能力。在盈利能力对比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企业的净利率2%至10%的区间。特斯拉中国在行业领先企业中具备最高的净利率水平,展现其较强的成本控制及产业链整合能力。小鹏及蔚来两家企业净利率水平出现危机,两家净利率皆超过负30%,两家企业有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出局的可能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