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为“三十而立”写下时代注脚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9 23:19

  11月18日,比亚迪在其成立30周年之际,迎来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用结果为“三十而立”书写了新时代的注脚。

  回顾30年的历程,比亚迪取得第一个500万辆成就,用了整整15年;而第二个500万辆,却只用了短短15个月。现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首次讲述比亚迪30年创业经历:“从30年前小厂房里20人的创业团队,发展到如今近100万名员工的世界级企业,敢于出发梦想才能抵达。”

  在智能化的下半场,王传福宣布: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

  敢于出发:从20人小厂房走出的“千万级”民族企业

  30年前,王传福从北京来到深圳,开始了从充电电池起步的创业。王传福表示:“1994年11月18号,我拉起了一支20个人的小团队就开干了,不怕大家笑话,当时我们连营业执照都没有,一直到1995年初才办下来。所以我们真正开始创业的时间是1994年。”

  “当时造镍电池的最省力的办法是从日本购买生产线和设备,但那时的我们根本买不起,于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我们用人工+夹具的方式,手工打造了生产线、制造电池材料。”王传福表示。

  就这样,在第一个十年,比亚迪推出了镍电池、锂电池,并获得了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等全球客户的认可,甚至是诺基亚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到2002年,比亚迪已经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3年,比亚迪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拿到了进入汽车行业的入场券。这次收购,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这个决定遭到了多位投资人的反对,甚至有位香港基金经理直接给王传福打电话并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比亚迪坚持要收购秦川汽车,那他明天就抛掉比亚迪所有的股票。然而,王传福还是选择了“就干汽车,而且就要干新能源汽车”。

  在30周年大会上,王传福再次回顾这段经历时仍不觉得这是一场豪赌:“本质上我们在战略决策上看到了技术长远发展的未来。实际上这个决策很‘敢’但并不是盲目的敢,而是看清楚了方向之后才决定开干的敢。”

  不过,造车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亚迪在汽车研发上,也像其在电池领域一样,做着从0到1的重复与尝试,其间还砍掉了第一款代号为316的实车。终于,比亚迪在2005年上市了第一台量产车F3,14个月就卖出了10万辆,并在此后成为中国品牌首个跨入“万辆俱乐部”的单一车型。王传福在现场感慨道:“没有F3就没有今天的比亚迪”。

  2008年,比亚迪提出了三大绿色梦想,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到应用,用太阳能储能电站,用电动车打造一条完整的绿色链路,并在当年成立电力科学研究院,进入光伏产业,开发太阳能光伏电站,次年建成了全球首个磷酸铁锂储能电站。

  那段时间,比亚迪汽车销量实现了高速增长,甚至在2009年厂庆运动会上给2010年定下了80万辆的销量目标,直接翻了一倍。不过,“当时这三大梦想太超前了。谁也没想到现实狠狠给我们上了一课,销量回落,渠道退网,三年时间利润跌去90%。”王传福表示。

  之后比亚迪沉寂了整整10年的时间,每月销量在3万、4万辆左右,而同期的一些中国品牌已经卖到了月销超10万辆。2019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只有1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只有2亿多元,但在研发上却砸了80多亿元。“许多股东都觉得我们是在乱花钱,甚至要介入公司的管理,请外部专业的人士来搞。那个时候,我也怕能不能等到明天。”王传福表示。

  幸运的是,比亚迪等到了明天,并攻克了之前的技术难题,推出一系列创新技术,包括2020年的刀片电池、2021年的DMI超级混动以及e平台3.0,2023年易四方等,比亚迪终于迎来了销量大爆发。2021年5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实现第100万辆下线,2022年11月第300万辆下线,2023年8月第500万辆下线。比亚迪的第一个500万辆成就,用了整整15年。

  如今,比亚迪已经不再是艰难量产F3时的比亚迪,旗下已形成由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组成的多个子品牌或序列,产品覆盖轿车、SUV、MPV、跑车等多个类别;也不再是销量“难”的比亚迪,而是平均每两个月即增加100万辆的比亚迪。2024年7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达成第800万辆下线,9月实现第900万辆下线,11月迎来第1000万辆下线。“一路走来,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历经多少挫折,我们都一直坚持新能源路线不动摇,一直坚持技术创新理念不动摇。”王传福表示。

  甘于回馈:从解决百万就业到设立30亿慈善基金计划

  从比亚迪的发家史不难看出,比亚迪从一开始坚持的就是自主研发,在王传福看来,“在研发上砸钱,不是烧钱,是在存钱。”比亚迪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为333亿元,同比增长34%。截至目前,比亚迪的累计研发投入超1600亿元。

  实际上,在2008年比亚迪提出三大绿色梦想时,王传福就已经在思考:“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不能只去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而是要去思考怎么能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价值。通过三大绿色梦想造福子孙后代,就是我们未来的一生的事业,也是比亚迪的使命。”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比亚迪是首个获得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金奖的企业,累计申请了超4.8万项专利,授权了超3万项专利。记者至今仍记得在比亚迪的郑州迪空间看到一整面挂满发明专利证书墙时的震撼,尤其是被专利证书围在中间的“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标语,给人很深的触动,既是对内的自我要求,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

  比亚迪通过技术大爆发,扛起了电动化变革的中国汽车品牌责任。而如今的每一个成就,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刀片电池的背后是坚持了18年的磷酸铁锂技术路线,DMI超级混动背后是坚持了17年的插混技术路线,e平台3.0背后是坚持了14年的电动车平台化路线。多年的技术积累,让比亚迪在如今又推出了易四方、天神之眼,云辇、璇玑架构,第五代DM等技术,推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这份技术背后,是工程师给了我们创新的动力。”王传福表示。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比亚迪目前拥有11大研究院,11万名工程师。工程师数量甚至比部分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员工总数还要多。

  今年6月,比亚迪的员工数量还是66万名,到如今的11月份已经发展至近100万名,短短五个月的时间,比亚迪招募了超30万名员工,有效助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今年我们招收的大学生中,硕士博士占比接近70%,研发人员占比接近80%。这些技术人才加入后,我们无条件鼓励他们去搞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同时我们还请博士带技术团队,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组建比亚迪技术科学研究院,有一批工程师专家研究数学、物理、材料学等基础科学,从底层基础理论找到技术解法。”王传福表示。

  一个企业,真正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财富,还在于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在社会公益、员工福祉方面,比亚迪也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王传福在会上宣布,比亚迪将设立30亿慈善基金计划,聚焦教育慈善,在全国多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并向全国中职以上的院校、博物馆和科技馆捐赠新能源解剖车作为科普展具,激发学生们对汽车技术和工业智造的兴趣,助力培养更多卓越的工程师。

  同时,为回馈千万用户和近百万员工,在深圳坪山公证处的见证下,比亚迪现场抽取90位幸运用户,送出新车使用权。车型分别是30辆仰望U8、30辆腾势Z9 GT、30辆方程豹豹8,分别面向保有客户、保有客户与订单客户、在职员工,而且新车的使用权为“终身”。

  勇于突破:未来将投入1000亿元发力人工智能

  比亚迪的崛起,像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发展的一个缩影。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年产1000万辆的历史时刻,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出了坚实一步,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并没有推动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实现增长。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收入73593亿元,同比增长3%;利润3360亿元,同比下降1.2%;汽车行业利润率4.6%,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1%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并创近10年新低。

  “价格战”之下,比亚迪是少有的实现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的品牌。财报显示,比亚迪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5022.5 亿元,同比增长18.9%;归母净利润为252.4亿元,同比增长18.1%;毛利率20.8%,同比提升0.98个百分点,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华安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姜肖伟表示:“受益于公司高端产品结构改善以及规模降本效应,带动公司单车盈利能力提升,2024—2026年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 373.41亿、442.70亿、566.50 亿元。”东吴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比亚迪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其中出口近翻番至80万辆。

  手握大把利润的比亚迪,更有底气继续沿着最初的设定,秉持着工程师精神,持续进行研发投入。

  比亚迪宣布,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王传福就曾表示,未来比亚迪20万元以上车型都可以选装高阶智驾,30万元以上车型将全面标配高阶智驾系统。

  今年6月,比亚迪成立自研智能驾驶的天璇开发部,由原高合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许凌云负责带队,定位自研高阶智能驾驶方案。与此同时,比亚迪老将李锋带领原比亚迪第五事业部智驾开发团队组建了天狼开发部,定位开发低阶智驾方案。两位带头人均向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汇报。

  近期,有多家媒体报道,比亚迪对内部负责自研智驾的开发部门已经进行了整合,加速自研算法量产。整合后,初步的自研智驾落地时间是明年年中,包括高速智能领航和城区智能领航功能,落地车型选择了比亚迪百万元级高端品牌仰望。届时,比亚迪的自研智驾将配合云撵、易四方等技术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智驾体验。

  同时,“比亚迪在智能驾驶的总体规划上,采用的是双线并行,既开放合作,也独立自研。”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因此,在自研之外,比亚迪还与华为达成合作,联合开发方程豹新车型。目前,比亚迪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的首款车型方程豹豹8已经上市。

  长江证券等多家证券机构的汽车行业分析师看好智驾行业,认为汽车智能电动化变革打开了行业远期成长空间,未来有望涌现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王传福给李云飞的“三十而立、感谢同行”的寄语中说了一句话:“30年是个新起点,前方的路还充满挑战,但我坚信,只要我们继续并肩向前,就一定能成就更伟大的梦想。”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