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态度突变,或取消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特朗普神助攻?
2024-11-26 10:10
发布于:北京市
撰文 / 涂彦平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师 超
此前始终悬而未决的欧盟与中国关于电动汽车进口关税的争端,现在终于露出了接近解决的曙光。
“欧盟同中国正接近就取消对华加征的进口电动汽车关税达成解决方案。”当地时间11月22日,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Bernd Lange)对德国新闻电视台(NTV)说。
据此,中国或将以承诺的最低价格在欧盟销售电动汽车。“这将消除通过不公平补贴造成的竞争扭曲问题,这就是最初引入关税的原因。”朗格说。
据德国新闻电视台报道,现年69岁的朗格自2014年起担任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与德国总理舒尔茨同属社会民主党。
朗格直言:随着特朗普即将重新入主白宫,欧盟必须调整竞争政策,“至少在有关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争端中有望达成协议”。
《环球时报》撰文表示:“尽管欧方没提谈判的具体进展和放出这一口风的原因,但随着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上台,欧洲担忧不可能同时承受与中美爆发关税摩擦之重。”
汽车商业评论采访一位车企内部人士对此事件的看法,他表示:“往好的方向理解,我感觉欧洲是在抛一个橄榄枝。原来西方是铁板一块,因为特朗普当选,现在欧洲可能会释放一些对中国的善意。”
不过,他紧接着说道,“但是我们更关注的是商务部的表态。”
自22日欧方将消息放出来之后,中国商务部一直保持沉默。而欧盟委员会其实也没有表态。
这使得由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释放出的重磅消息,看上去更像是欧盟的投石问路。
谈判仍在继续
如果从2023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欧洲议会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算起,这场中欧电动汽车关税大戏已经唱了14个月之久。
今年10月30日,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正式生效,为期五年。
欧盟对参与抽样的三家企业——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加征的税率分别是17%、18.8%和35.3%。特斯拉最低,7.8%。
其他合作公司为20.7%,适用这一档税率的车企包括:爱驰汽车、江淮汽车、华晨宝马、奇瑞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长城汽车、零跑、小鹏、蔚来、南京金龙等。
其他非合作公司则为35.3%。
再加上10%的基础关税,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出口欧盟,最高需要缴纳45.3%的关税。
但此后,中欧谈判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关闭。
此前中方为了避免加征关税,曾提出替代性的价格承诺谈判方案。即通过平等协商,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中国电动汽车对欧最低出口价格,出口商承诺其出口价格不低于这个数字。双方技术团队就价格承诺方案开始了新一阶段磋商。
自9月20日开始的20余天中,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就价格承诺方案共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11月2-7日,中欧技术团队又在北京进行了5轮磋商,取得了一定进展。
11月8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曾表态:“双方在中国机电商会代表行业提交的价格承诺方案基础上整体推进磋商,有利于维护互信,有利于加快达成共识,也有利于通过磋商解决分歧避免贸易摩擦升级。”
除了就价格承诺方案在进行磋商,中方还有别的谈判筹码。
6月猪肉,8月乳制品,10月白兰地,中方对欧盟进口商品已经接连发起三波反制。同时,中方还曾表示在考虑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
就在11月22日,也就是欧方放出可能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同一天,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发放相关乳制品反补贴案新增项目调查问卷的通知》,进一步扩大对欧盟进口乳制品的反补贴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法国、意大利、丹麦、荷兰等国以及欧盟和成员国政府的补贴项目。
“3家被抽样公司应当按照要求填写《国外出口商或生产商调查问卷》。”可谓对等反制。
不稳定因素——特朗普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作为更严格的清洁技术贸易制度的一部分,布鲁塞尔正计划迫使中国公司向欧洲企业转让知识产权,以换取欧盟补贴。
该报道称:“据两位欧盟高级官员透露,布鲁塞尔将在12月邀请中国企业竞标10亿欧元的电池开发补助金,届时将引入要求中国企业在欧洲设厂并分享技术知识的新标准。他们说,这一试点可能会推广到欧盟的其他补贴计划中。”
巧合的是,当地时间11月22日,欧洲电池制造商Northvolt联合创始人兼CEO彼得·卡尔森(Peter Carlsson)宣布辞职。而此前一天,Northvolt宣布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寻求重组。
作为欧洲最大的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可以说是欧洲“全村的希望”。如今,它的落魄必将对欧洲本土电动汽车行业以及欧洲动力电池的自主研发造成重大打击。
显然,在欧洲本土电池制造商不给力之时,欧盟分外渴望中国电池企业的技术支持,希望复制当年中国发展汽车工业时所采取的“市场换技术”策略。
欧盟的双线谈判策略很明显:一方面想吸引中国汽车制造商乃至中国电池制造商到欧洲建厂并分享技术,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对进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进行最低价格承诺。
但据外媒的报道,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闭门会议上,中国商务部曾警告国内汽车制造商不要在欧洲进行大量投资,并建议他们在欧洲大陆建立生产线,仅用于最终组装步骤,理由是布鲁塞尔的政治不确定性。
(图片来源:奇瑞)
不过,这可能也并非事实。
理由是,11月23日,在中西两国政要的共同见证下,奇瑞与西班牙EV MOTORS合资工厂的首款产品——EBRO品牌S700下线。该项目被中外媒体盛赞为中西“合作典范”。
中欧电动汽车谈判中一个不确定性因素是特朗普。据说,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人士表示,他将向欧盟施压,要求其效仿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和投资设置更多壁垒。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购买了欧盟出口的五分之一)及其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当11月6日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中欧电动汽车谈判的天平重新抖动起来。
如果上台之后特朗普真要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60%的关税,那么中国很可能会寻求将这些产品转移到欧盟等其他地区,而欧盟则会寻求采取措施阻止这一洪流。
一位欧盟高级外交官说:“如果我们想在特朗普的某些议程上配合他,那么我们就需要决定如何对待中国。”
特朗普没有掩饰自己要对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重新征收10%至20%关税的愿望,这自然也包括欧盟。
同时与中美爆发关税摩擦,这显然是欧盟的不可承受之重。欧方的橄榄枝伸过来了,中方接不接?答案应该很快就会揭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