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4 22:50

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智能、快速的充电方式成为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发展的趋势。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开发研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依靠政府、社会组织、电动汽车厂商、电力部门、电池厂商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促使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研究与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有序、协调地发展。

当前,用户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的提升、国家系列利好政策及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带来的庞大充电需求,是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产业链

1、蓄电池充电技术要求

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充电技术要求可以从以下5个维度去展开分析。

(1)充电快速化

相比发展前景良好的镍氢和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而言,传统铅酸类蓄电池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电池容量大、跟随负荷输出特性好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但同样存在着比能量低、一次充电续驶里程短的问题。因此,在目前动力电池不能直接提供更多续驶里程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实现电池充电快速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解决了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的致命弱点。

(2)充电通用化

在多种类型蓄电池、多种电压等级共存的市场背景下,用于公共场所的充电装置必须具有适应多种类型蓄电池系统和适应各种电压等级的能力,即充电系统需要具有充电广泛性,具备多种类型蓄电池的充电控制算法,可与各类电动汽车上的不同蓄电池系统实现充电特性匹配,能够针对不同的电池进行充电。因此,在电动汽车商业化的早期,就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公共场所用充电装置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充电规范和接口协议等。

(3)充电智能化

制约电动汽车发展及普及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是储能电池的性能和应用水平。优化电池智能化充电方法的目标是要实现无损电池的充电,监控电池的放电状态,避免过放电现象,从而达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节能的目的。

充电智能化的应用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优化的智能充电技术和充电机、充电站;

电池电量的计算、指导和智能化管理;

电池故障的自动诊断和维护技术等。


智能充电技术框架

(4)电能转换高效化

电动汽车的能耗指标与其运行能源费用紧密相关。降低电动汽车的运行能耗,提高其经济性,是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充电站,从电能转换效率和建造成本上考虑,应优先选择具有电能转换效率高、建造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的充电装置。

(5)充电集成化

本着子系统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要求,以及电池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的提高,充电系统将和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集成传输晶体管、电流检测和反向放电保护等功能,无需外部组件即可实现体积更小、集成化更高的充电解决方案,从而为电动汽车其余部件节约出布置空间,大大降低系统成本,并可优化充电效果,延长电池寿命。


集成化充电技术

2、传统充电技术设备

(1)充电设施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电能补给的设施。根据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的不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可以分为充电桩、充电机和换电站3种类型。

充电桩:充电桩为配置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常规充电电流,布点灵活、占地面积较小,可安装在停车场、居住社区等,提供常规充电服务。

充电机:充电机通常指直流充电机,对各类电动汽车提供较大的直流电流进行快速充电,设备技术要求较高,通常安装在电动汽车充电站,为各类电动汽车提供应急充电服务。

换电站:换电站配备若干动力电池组,为电动汽车更换电池和提供电池维护服务,操作专业性强可结合车辆行驶路线、区域等情况适当配置。

(2)充电装置

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装置是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之一,其功能是将电网的电能转化为电动车车载蓄电池的电能。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总体上可分为车载充电装置和非车载充电装置。

车载充电装置:将电压升降装置和整流装置安装在车内,充电时只要有合适的市电和匹配的插件即可。车载充电装置包括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发电机组和运行能量回收充电装置等。车载充电装置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利用内部线路网络与电池管理系统乃至整个能量管理系统进行通信。

车载充电装置它将一根带插头的交流动力电缆线直接插到电动汽车的插座中给电动汽车充电。车载充电装置通常使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接触式充电器。


车载充电系统原理

非车载充电装置:即地面充电装置,主要包括变压器、非车载充电机、电表等。非车载充电装置适用于专用充电站、通用充电机、公共场所用充电站等。可以满足各种电池的各种充电方式。通常非车载充电器的功率、体积和重量均比较大,以便能够适应各种充电方式。


非车载充电系统原理

(3)电动汽车并网充电

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具有随机性和间隙性,会对电网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如果能在提供方便安全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的基础上,将充电设施与新能源发电集成接入电力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新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充电设施带来的负荷增量,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可在新能源丰富的郊区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站,同时在市区提供电池组更换服务,通过双向运输等方式促进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发电的发展。


V2G(Vehicleto Grid)充电技术

3、无线充电技术设备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没有外露的连接器,彻底避免漏电、跑电等安全隐患。采用无线充电,可以将电源和变压器隐蔽在地下,让汽车在停车处或街边特殊的充电点充电。


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原理

(1)无线充电技术分类

主要有电磁感应式(ICPT)、电磁共振式(ERPT)、无线电波式(MPT)、电场耦合式四种基本方式,分别适用于近程、中短程与远程电力传送。其中,ICPT和ERPT在中等距离的传输效率较高,更适合于电动汽车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分类

(2)无线充电系统构成

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供电电网地面控制模块地面电磁感应能量发送组件车载电磁感应能量接受组件车载控制模块等。


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构成

4、充电场地布置形式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置形式主要包括分散式充电桩和集中式充换电站。在使用频次上,分散式充电桩高于集中式充换电站。

(1)集中式充电站

即在指定区域内安排专门场地,设置20~30个充电位,以便夜间对电动汽车进行集中常规充电。为了安全起见,集中式充电站一般建有防雨棚并用栅栏隔离。


超级充电站

(2)分散式充电站

在人员密集场地有限的条件下,或当小区规模较大时,可在小区的适当地方设置少量的充电机,主要用于补充充电。为了安全起见,其充电机装在铁箱子里面。


分散式充电站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等优点,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充电技术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性能、安全性、便利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和普及化的瓶颈,研究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