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读|明年九大重点任务:两项与新能源产业密切相关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7 15:1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了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一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六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七是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八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九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述九大重点任务中,两项任务与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紧密关联。

这其中,会议所明确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具体工作所包括的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等内容,则指向进一步促进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由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下称《创新规划》)便指出,要“以实现能源科技自立自强为重点,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为依托,着力补强能源技术装备‘短板’和锻造能源技术装备‘长板’,支撑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引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创新规划》将“引领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能源科技领域发展的目标之一,涉及“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适应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友好并网的新一代电网、新型大容量储能、氢能及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装备全面突破,推动电力系统优化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提升,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2025年是“十四五”的最后一年,新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的潜力空间仍然较大。例如,在光伏产业,以TOPCon、异质结、BC、钙钛矿等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技术正处于加速替代、升级、产业化的进程中;在风电产业,超大型、深远海风电技术,风电机组回收再利用技术需要集中攻关和应用推广;在氢能领域,制储运加用等环节的瓶颈技术仍待突破;在储能领域,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等关键技术还需攻克。

值得肯定的是,在诸多新能源细分产业,我国能源技术的研发以及转化进展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在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之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产能扩大带来的非理性和“内卷式”竞争,已经成为当前阻碍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病症:“价格战”危机产业生产根基、产品质量隐忧加大、企业经营遭遇亏损。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明确提出,给当前风光储产业自发组织的“自律”行动打下了一剂强心针。

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风电、光伏行业已经自发签订“自律”公约,共同抵制新能源产品非理性的价格竞争等现象。其中,光伏产业在近几个月自律措施的影响下,部分光伏产品的价格有了企稳迹象——行业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的数据显示,本周,硅料、组件价格稳定,并且一线组件厂商已开始有高于0.7元/W的试探性报价。一位光伏产业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整治‘内卷式’竞争将直接规范供给侧,新上产能放缓,产业链价格有望向上改善。”

而在本轮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是重要推手。“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的提出,预示着地方未来针对新能源产业的招商政策或将收紧。

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天花板尚未到达,其下游需求还将继续稳定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为新能源产业规模的进一步增长打下需求基础。

会议要求,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当前,光伏、风电装机规模是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以光伏产业为例,随着第一批大基地项目建设完成超85%,第二批、第三批大基地项目推进建设,2024年,我国光伏产业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230GW至260GW,再超出此前行业预测的同时,继续创下年度新增装机的历史纪录。

事实上,建设新能源大基地是我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则是被直接提及。但需注意的是,近两年来,风光大基地建设的措辞有所变动,从早前的“加快”建设到此前的“有序推进”,再到此次针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加快建设”,这体现出党中央对新能源大基地建设节奏的精准把握和动态思考,以及对规模和质量的两手抓。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表示,2025年将继续“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在我国推进“双碳”目标的建设进程中,在工业园区的低碳和零碳发展,在具体的实施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重要的载体。《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大中央对地方推进碳达峰的支持力度,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零碳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实现区域范围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综合性示范工程。

需指出的是,当前,零碳园区也成为资本投资的热门赛道,新一批零碳园区的建设也有望带动一定体量的新能源项目建设需求。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