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大变革,不单单只是发生在中国。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已经就可能的合并展开谈判。报道称两家公司计划通过成立一个单一控股公司来运营,并将很快签署一份关于新实体的谅解备忘录。另外,由日产控股的三菱汽车也有可能被纳入到新的控股公司旗下。
针对这一消息,本田方面已经做出回应:正在考虑几种选项,包括合并、资本合作或设立控股公司。据悉,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最快或在12月23日发布有关可能合并的正式声明。
但不管最终是本田和日产会以哪种形式进行“合并”或者“合作”,都将可能是自2021年Stellantis集团成立以来全球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重组事件。这意味着日本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轮重新的整合梳理。
为什么是日产和本田?
很多人会基于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将这种合并称为“弱弱联合”。其实如果从全球市场的销量来说,虽然日系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销量都有所下滑,但日产加本田全年仍然有700万辆左右的销量,加上三菱大约有800万辆,从规模上来说可以超过Stellantis和现代汽车,排在全球第三的位置。
压力主要在财务上,特别是日产的处境更为艰难。今年早些时候的报告称,当前日产的最大单一市场北美市场,营业利润已经下滑了99%。据报道,日产仅剩12至14个月的现金储备,并且还面临着激进股东的压力和巨额债务负担。
本田方面虽然没有那么危险,但截至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本田收入增长了12%,低于市场预期。三季度本田的归母净利润仅有6.56亿美元,同比下滑了61%。另外,本田已经再次下调了业绩指引,这意味着本田的净利润还有大幅下滑的可能。
所以在目前这种大变革阶段,即使销量还没到崩盘的程度,但是各家汽车制造商还是需要从资本层面上做好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其实在此之前,丰田汽车已经入股了斯巴鲁、铃木汽车和马自达,之前丰田无论是发表唱衰电动车的言论,还是发布新的产品战略,都是拉着一群小弟一起站台。虽然还不能称为“合并”,但也已经是一个战略同盟。
现在本田和日产也谋求合并,也就不难理解了。
日系车企转型的代价
从企业层面来看,本田日产和三菱如果合并,将会是一个日本版的Stellantis集团。但与其将其看成是两或三家车企之间的“抱团”,不如看成是整个日本汽车产业为了应对未来转型和挑战,所做的一种的格局重塑。
今年日本7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发布的上半年财报中,有5家的销量、利润都出现了同步下滑。日本车在全球市场的整体低迷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从市场角度来看,是受到中国品牌崛起的影响。日系车在全球市场上主打的卖点都是低价、省油和耐用。而眼下,中国品牌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从性价比、节能等方面都超越了日系品牌。
但如果从产业角度看,日本汽车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在未来的趋势,而不是短期的市场表现。
由于日本本土市场过度依赖于传统的燃油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致使整个日本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在电动化市场规划上,以及电动化产业链布局上都全面落后于中国,甚至美国。虽然现在日系车企已经决心要迎头赶上,但已经错过了第一波电动车发展的黄金时期。
技术研发、产业链布局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补课”是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代价的。一方面要应对的是全球市场低迷和竞争压力带来的销量、利润下滑,另一方面则是要为电动化转型投入很多,这对每家车企的财务状况都是考验。从资本层面来说,与其各干各的,不如一起联手聚焦,这才是促使日系车企们纷纷开始抱团的原因。
全球车企都在地震式的剧变
不光是日本车企,战略收缩、降本增效、抱团取暖,是全球车企目前正在做或者2025年即将要做的事情。
眼下的德国狼堡,大众汽车集团正在为关闭工厂、裁员和全员降薪等决策和相关工会谈判。在谈判没有达成协议之前,声势浩大的工人罢工在大众汽车全德国的10个工厂同时持续进行着。
大众的目的非常明确:降本。今年1月-9月,大众集团的营业收入为2372.7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8333.84亿元),同比增长0.9%;营业利润达129.0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997.29亿元),同比减少20.5%。如果再不采取全面措施恢复竞争力,大众可能将无法承担未来电动化转型所必要的投资。
底特律三巨头中,通用汽车刚刚在上周正式宣布,将不再为子公司Cruise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提供资金,相关部门将并入其他技术团队。这意味着通用在自动驾驶出租车上投入的总计100亿美金等于是打了水漂。另外,通用今年已经在美国本土裁撤了1000多人,明年计划还将解雇将近1700人。这背后是通用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削减成本的压力。
福特的电动车业务仍然陷在亏损的泥沼里,预计今年全年亏损高达50亿美元,基于此福特也再次下调了2024年的盈利预期。并且,福特已经计划从2025年开始关闭欧洲的部分工厂,并且在欧洲裁员4000人。
在中国,价格战和残酷的“内卷”已经开始自然淘汰一部分车企,今年高合、哪吒、极越相继爆雷。而头部车企们,也已经开始预见性的主动从战略层面进行自我内部的整合,以更加聚焦核心业务。比如像吉利在今年就发布了《台州宣言》,开始对旗下子品牌进行整合。可以预见的是,还会有越来越多车企从内部或外部开始进行调整。
大变革背景之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全球汽车产业都以各自的方式在准备着应对更加困难而艰巨的挑战。(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