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心深 李浩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出口,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新能源汽车合规出海提供了坚实保障。2023年以来,先后出台的《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从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健全国际物流体系、加强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18项政策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此外,商务部等部门的公告全面放开了二手车出口,进一步促进了二手车出口的健康发展。这不仅降低了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成本和风险,也提升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且增速显著。据海关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81.8万辆。这些增长不仅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也反映了全球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特点。从出口目的地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在中南美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畅销,在比利时、英国等高端市场也备受青睐。2024年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比利时(152787辆)、巴西(134467辆)、英国(83279辆)、泰国(70445辆)和菲律宾(60637辆)。这些市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成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力量。欧洲市场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要目的地,特别是比利时、俄罗斯等国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较大,其不仅拥有成熟的汽车经销网络,还对新能源汽车提供了税收优惠、购买补贴等政策支持,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合规出海,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投资建厂、技术合作等方式,加速进行全球化布局。本地化生产有助于降低关税和运输成本,提高品牌影响力,是车企海外立足的必然选择。例如,比亚迪在泰国、巴西等地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工厂,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广汽埃安则以泰国为核心,持续辐射东盟,进入了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市场。这些品牌凭借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在海外市场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比亚迪在巴西卡马萨里市设立了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其中包括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今年7月,比亚迪在泰国建立的新能源汽车工厂竣工投产。此外,比亚迪还宣布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立年产能1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工厂和研发中心。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出口树立了典范。本地化生产不仅要求车企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还要求车企能够应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法规。例如,在欧盟市场,新能源车企需要应对供应链减碳、供应链尽职调查、知识产权保护等监管压力。这些压力要求中国车企在本地化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还要加强合规管理,确保符合当地法规和标准。
除本地化生产外,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主要还是依靠从国内出口的方式,而从国内出口,面临的合规挑战则更为严峻。
新能源汽车合规出海遇到的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
欧美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合规出海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除了技术标准与认证要求外,一些国家还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口。例如欧盟的《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都不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对其出口。此外,欧盟还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反补贴调查,2024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代表投票通过欧盟委员会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这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出口压力。
2022年8月16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立法成为美国法律。《通胀削减法案》细则规定,只有最终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才能以税额扣除的方式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生效后,约80%的美国地区在售新能源汽车车型都不符合补贴要求,不仅影响新车上市,也打击消费者信心,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入美国市场构成了一定的限制。此外,美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了高额关税,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这些政策大幅增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美市场的难度和成本。中国车企需要应对复杂的贸易规则和程序,以及更高的关税和税收负担。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沟通和合作,积极寻求突破和解决方案。
低碳管理要求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低碳管理要求成为新能源汽车合规出海的重要挑战之一。欧盟的《电池和废电池法规(EU)2023/1542》要求电动汽车电池披露产品碳足迹信息,提供电池标签及“数字护照”,开展供应链尽职调查。这些要求意味着车企要对供应链可持续管理、数据管理有更高要求。此外,欧盟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要求企业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预防、减轻或终止对人权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将尽职调查程序纳入企业制度。这些要求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在欧盟市场的合规成本,也要求车企在出口过程中不断提升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治理水平。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同样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所有汽车,必须符合其规定的排放限值,其中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此外,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制定了相关安全标准,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进行监管。
加拿大的环保要求与美国相似,由交通运输部(Transport Canada)和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共同对新能源汽车的排放和安全性能进行监管。
技术标准和认证差异
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各不相同。例如,欧美地区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性能、安全性能、环保性能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认证要求。而车企在进入这些市场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进行技术改进和认证申请,以满足当地市场的准入要求。
此外,一些国家还针对新能源汽车实施了特定的技术标准和认证程序,如欧盟的GDPR、CPRA等数据隐私保护法案等。这些标准和法规不仅要求企业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还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这对于车企来说,无疑增加了出口的难度和成本。
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需要获得相应的认证才能进入市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证要求各不相同,这要求车企在出口过程中了解并遵守相关认证标准和流程。
在欧洲地区,电动汽车的认证要求包括车辆安全、环保、能效和排放等方面。制造商需遵循ECE R100、ECE R136等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技术标准,并通过E-Mark认证。动力电池产品还需满足IEC 62660系列标准以及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EU) 2023/1542》的相关要求。
在美洲地区,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电动汽车的认证主要由DOT/NHTSA和EPA负责,采用自我认证模式并实施严格的监察机制。制造商需符合FMVSS 305号标准和EPA的排放标准。同时,动力电池产品可以进行自愿性认证,如ANSI/CAN/UL/ULC 2580标准。
亚太地区的韩国、日本、印度和泰国等国家,各自有不同的认证体系。例如,韩国的KC认证要求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进行自我认证适配试验,而印度的BIS认证则需要在指定实验室进行测试。
中东地区对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的认证要求包括符合特定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如伊拉克的COC认证和摩洛哥的COC认证。
新能源汽车的认证流程通常较为烦琐且周期长,这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一大难题。在认证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交大量的技术文件和测试报告,并接受严格的审查和评估。这些工作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因为技术细节或合规问题而延误认证进度。此外,不同国家的认证机构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证标准和程序存在差异,这进一步增加了认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车企在面对这些差异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适应当地的认证要求,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获得认证并进入市场。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认证费用通常较高,这对于车企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负担。在认证过程中,企业需要支付测试费、认证费、咨询费等各项费用,这些费用加起来往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在面对多个国家的认证要求时,车企需要分别进行认证申请和测试工作,这将进一步增加认证费用和成本压力。为了降低认证成本和提高出口效率,车企需要加强与认证机构的合作和沟通,寻求更加高效和经济的认证方案。
知识产权风险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知识产权风险也是合规出海的重要挑战之一。在欧美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较为完善,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较大。车企在出口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避免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难度逐渐增大。车企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合规出口。
运输和物流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运输和物流也是合规出海的重要挑战之一。新能源汽车的体积和重量较大,运输成本较高。此外,新能源汽车的运输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对运输和物流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来说更为严格。
车企除了需要保证汽车产品质量,还需要选择可靠的运输和物流企业,确保新能源汽车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国际运输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应对策略和建议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广州海关持续优化监管服务,依托“关长联系企业”“问题清零”等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深入重点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调研走访,及时汇总企业问题建议并“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支持将车辆及其零配件列入保税维修目录范围,便利企业将出口汽车故障零配件返回国内解析,促进产品功能、质量和服务的提升;扩大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便利措施覆盖面,将广汽、东风等4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培育为AEO企业,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帮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和研发项目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支持企业通过汽车出口监管仓库等扩大出口业务,对停靠南沙汽车口岸的滚装船实施“船到人到、即靠即验”,推动实现“前端装载—在途运输—装船操作”无缝衔接,最大限度提升通关效率;支持南沙汽车口岸拓展更多外贸滚装船航线直航直靠,打造“滚装海运+海铁联运”“滚装海运+滚装驳运”运输模式,多式联运优化新能源汽车出海通道。
此外,广州海关与海关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本地汽车企业共建新能源汽车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该基地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产业链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对国外技术贸易措施提供支撑。广州海关还在国际准入认证、标准体系的关键指标比对测试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帮助车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汽车国际准入认证对接提质。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建有海关总署“国家新能源汽车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与应对检测重点实验室”以及工信部在华南地区首家授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实验室”,建立了海关系统首条进出口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线,获得了欧盟E-Mark,美国UL等主要出口认证资格,在助力新能源汽车企业破壁出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合规出口带来的挑战:
加强政策研究和支持
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出口政策的研究和支持,推动新能源汽车合规出海。相关政府部门研究出台更多支持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政策措施,如提供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降低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成本和风险。同时,还应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沟通和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贸易环境。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车企应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新能源汽车在出口过程中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加强合规管理
车企应加强合规管理,确保新能源汽车在出口过程中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应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的研究和了解。同时,还应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合规成本。
拓展多元化市场
车企应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重点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如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同时,车企还应持续加强对欧美市场的深度开发,提升在欧美市场的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车企和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车企可以通过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和研发,共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同时,车企还可以与国际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了解国际市场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广州海关)
图 / 叶志雄
黄埔海关所属新沙海关关员对出口新能源汽车开展查验。
图 / 林昌锋
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关员对出口新能源汽车开展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