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碳中和行动愈发坚定的形势下,全球各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清洁能源体系、推动交通绿色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建立起涵盖关键材料、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充电基础设施、制造装备、回收利用等在内的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中国汽车企业正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通过产品贸易、海外生产、品牌打造、技术合作等多元化模式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国际化进程,新能源汽车占汽车出口的比重从 2018 年的不足 1% 增长至当前的 25% 左右,且多以自主品牌为主,这表明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正逐步进入到以本土品牌新能源汽车出口和海外布局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
然而,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逆全球化思潮与大国博弈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仍面临贸易打压、海外投资风险、产业基础能力及组织等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认清当前全球及我国的产业发展形势,研判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前谋划如何做好战略引领和体系化统筹,建立产业组织和风险预警应对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研究》全面总结了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内在诉求、重大机遇及当前的发展现状,剖析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总结汽车发达国家国际化发展经验并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为政府及相关企业进行战略部署和远期规划提供参考。
01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的重大背景
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也是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持续提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巨大、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国内企业通过产品贸易、海外生产、品牌打造、技术合作等多元化模式同东盟、欧洲、拉美等区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面向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将进一步成为全球交流、合作的重要环节,并有效带动汽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升级。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研究》系统性总结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的重大背景。深入剖析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对全球交流合作、汽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升级的重要意义。从外部环境、重点区域合作情况及内部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市场潜力、区域合作、政策支持等机遇。研究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新能源汽车海外发展情况及多元化的海外发展模式方面的发展基础。
02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需要关注的风险与问题
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错综复杂,对外需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国际多重认证法规与标准、海外市场配套体系等挑战,对内则对产业综合竞争力、国际经营能力、品牌建设体系、后市场服务生态等多方面有较高要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提前研判产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如高科技竞争打压遏制、非贸易壁垒、供应链冲击等风险与挑战,做好防范与应对。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研究》深入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贸易风险投资风险、产业发展基础问题、产业组织问题、合规及非贸易壁垒问题、国际化支撑保障问题和国际形势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出发,结合汽车及其他行业、国内及国外的发展经验教训和当前我国产业发展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风险与挑战。
0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及路径
产业国际化发展是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复杂度高的系统工程和长期战略,应充分吸收日韩与我国其他产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从战略、市场、经营、模式、品牌、绿色发展等方面出发,坚持深度本地化的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进程。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研究》重点总结了日、韩汽车产业及我国家电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历程及经验并从国际化发展的整体战略、市场及产品选择、企业经营能力、国际化发展模式、品牌及生态体系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剖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04
推动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持续提速的背景下,应从行业顶层规划、风险防范、竞争力提升、国际合作、产业组织协同、支撑体系、国际标准互认等方面着手,解决产业发展重点问题,提高发展效率,支撑产业高水平国际化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研究》结合了当前我国汽车国际化发展的形势、风险及未来方向,从解决产业发展重点问题、提高发展效率、支撑产业高水平国际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快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及企业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