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观察 《车评社》第504期
前言:每次去奔驰4S店看车,总会看到边上放着一台与“三叉戟”格格不入的腾势SUV。
不知道的人肯定会问,“这是一台什么车?”
当得知是腾势后,你肯定还会再补上一句,“这车在路上还真没怎么见过啊!”
没错,不止是你,没见过的人不在少数,因为腾势的销量太尴尬了。
1、七年不过三万台,亏损超40亿
据车评社了解,自2014年腾势首款电动汽车上市以来,腾势在2015-2019年的累计销量仅为1.38万辆。2020年,腾势销量仅为4175辆,不及很多热销电动车型的单月销量。
即便是在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将超300万辆的大背景下,腾势X今年1-10月累计上险仅有413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27辆,插电混动汽车3912辆。
也就是说,7年的累计销量不过3万台,它的平均月销仅徘徊在300台左右,这样的成绩掰着手指头都能算下来。
但这还不是最尴尬的,要知道腾势从立项至今已有11个年头了,当初是由比亚迪与戴姆勒奔驰各出资50%联手打造的新能源品牌,可以说是“含金钥匙”出生且入行最早的一个豪华品牌,只可惜销量不好,业绩更是“一地鸡毛”。
自第一代车型上市开始,腾势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4年至2019年五年分别亏损2.6亿元、5.7亿元、13亿元、4.8亿元、8.88亿元、5.39亿元,共计亏损40多亿元。
截止到今年11月30日,腾势新能源资产总额21亿人民币,净资产3.4亿人民币,今年前1个月,腾势的营收11.5亿,亏损1.5亿。
可以说,常年亏损的状态让腾势一直无法实现自我造血,甚至一度徘徊在奔溃边缘。
据统计从2017年以来,戴姆勒和比亚迪就对腾势先后进行了六次增资,增资总额达34亿元,以维持腾势的正常经营。
可惜事与愿违,家里“有矿、有技术”的腾势就是“热”不起来。
不过,最近两位“家长”终于想明白了,并宣布将腾势的控股权收归比亚迪,另一大股东戴姆勒奔驰仅保留少数股权。
2、比亚迪,终于出手了
12月24日晚间,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发布消息称,其已与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签署关于合资公司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势)的股权转让协议。
转让完成后,比亚迪对腾势的持股比例将由50%提升至90%,戴姆勒持股比例将由50%下降至10%。
目前,该转让事宜有待相关监管部门审批,计划于2022年年中完成。
据悉,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和副总裁廉玉波在腾势任董事,艾凤杰 Alex Ai会继续担任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CEO,而赵长江将担任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同一时间,比亚迪还在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将与戴姆勒中国分别出资10亿元向腾势增资,资金主要用于腾势的日常运营。上述腾势股权变动信息未在深交所网站公告。
我们知道,此前比亚迪与戴姆勒奔驰的合作是基于 “技术对技术”的全新模式。
其中,研发团队是由比亚迪和戴姆勒双方各派遣一组员工成立,传统设计与品控由戴姆勒主导,而比亚迪主要负责电动车的电机、电控和电池等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双方既是各取所需,也是典型的强强联合。
如果说,腾势以前是被两个家长“留守”的话,这一次比亚迪可是真上心了。
有人说了,据报道比亚迪将会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全新的高端品牌,并实施新的品牌战略。
此时,接管腾势会不会与之有所关联?而戴姆勒与比亚迪都表示,腾势会有新的产品出炉,则更加深了这种说法的印象。
不过,这种质疑,很快就有了答案。
从比亚迪方面获悉,“未来比亚迪汽车业务将由王朝网、海洋网、腾势及高端品牌四个版块构成。”也就是说腾势只是其中一个单独运营的品牌,与将要推出的高端品牌并没有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腾势于2014年推出首款车型腾势300,起售价36.9万元,而后又推出了腾势500、腾势450、腾势X等车型。目前腾势仅有腾势X一款车型在售,提供纯电和插电混动两种版本,售价区间为28.98万元至31.98万元。
其实,腾势一直以来只有一款在售车型,后续几年推出的腾势400和腾势500也仅是对首款车型的升级,并非全新车型。十年来仅靠一款车支撑,这样的产品更新速度注定不能让其在激烈的市场拼杀中获得成功。
品牌影响力还未建立起来,产品竞争力没跟上,过高的定价,再加上销售网络的薄弱,造成腾势十年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腾势,还有希望吗?
比亚迪方面表示,其将和戴姆勒将致力于提速腾势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腾势将在未来两年内在中国市场推出3款极具竞争力的新车型,包括MPV和SUV。
此外,腾势品牌运营团队也将持续为现有客户提供相关服务。
诚然,比亚迪目前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地位是有目共睹,此次接手腾势,对于腾势来说绝对是重大利好消息。
对比亚迪来说,腾势依旧有其品牌优势,对缺少高端品牌的比亚迪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弥补。而对于戴姆勒奔驰来说,更是好事一件。
可以说,这将是一个三方共赢的局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