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云析财经,(https://xueqiu.com/9200022814/324236634)
2025年开年,A股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创业板指受益于新能源产业链回暖表现强劲,而传统周期板块则因需求疲软持续调整。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锂电池及磷化工三大概念板块的走势分化,折射出新能源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机遇与挑战。
动力电池回收:政策红利与千亿市场共振动力电池回收板块近期领涨市场,政策驱动成为核心逻辑。工信部等部委近期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明确税收优惠支持,叠加2025年首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退役高峰临近,行业进入爆发前夜。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量预计达104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1400亿元。技术层面,龙头企业已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超99%,碳酸锂直收率突破90%,资源循环效率的提升为行业盈利打开空间。南都电源、格林美等企业通过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抢占先机,板块估值中枢有望持续上移。
锂电池: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双轮驱动锂电池板块在经历产能过剩担忧后,近期因技术突破预期重获资金关注。八部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锂电池技术升级,固态电池、4680大圆柱电池等前沿技术成为焦点。宁德时代计划2025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天赐材料、容百科技等材料企业则通过高镍三元、磷酸锰铁锂等高端产品巩固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内部呈现“强者恒强”格局,具备技术护城河的企业更受市场青睐,二线厂商则面临出清压力。
磷化工:新能源转型破局行业困局磷化工板块近期表现低迷,主因上游磷矿石价格下行及化肥出口政策收紧。然而,行业正通过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寻求突围。磷酸铁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催生对磷酸铁、磷酸铁锂等产品的需求,具备资源协同优势的企业迎来机遇。以中核钛白为例,公司依托“钛白粉-磷酸铁锂”产业链布局,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并与贵州磷化集团合作推进“磷-硫-钛-锂”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锁定下游电池厂商意向订单。这种“资源+技术+渠道”的闭环模式,为传统化工企业转型提供了样本。
中核钛白:新能源材料赛道的跨界突围作为钛白粉行业龙头,中核钛白正加速向新能源领域延伸。通过收购磷矿资源及布局磷酸铁锂产能,公司构建了“硫-磷-铁-钛-锂”绿色循环产业链。2024年其参股公司合志新能源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未来有望凭借低成本制备技术打开利润增长空间。尽管短期受锂电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但公司在资源协同与循环经济模式上的突破,为其在新能源赛道中赢得长期竞争力。
新能源产业链的纵深发展,正在重塑化学原料行业的竞争格局。动力电池回收的政策红利、锂电池的技术革命、磷化工的转型突围,共同勾勒出产业链的价值重构路径。对于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技术壁垒高、资源整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行业分化中把握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