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新能源车用户需求与产品洞察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8 12:05

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产销两旺,新能源车发展迅猛,给2024年开局带来新的希望和更高起点。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逐渐提升,汽车之家借专业的汽车测评能力,重磅打造《新能源超测》IP,深度还原不同用车场景,横跨中国四大气候带及海外五国,为用户打造一场全温区、真场景、多视角的新能源汽车“全球挑战”的硬核盛宴,引领全民新能源汽车消费新浪潮。

围绕“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这一核心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汽车之家高级副总裁吴疆现场发布了《2024中国新能源车用户需求与产品洞察》报告,报告结合用户洞察以及新能源超测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新能源车用户需求,洞察产品特点,给予行业发展建议,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汽车之家高级副总裁 吴疆』

一、用户需求洞察

■电动化趋势已势不可挡,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达36%

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攀升至727万辆,渗透率达到36%。未来,新能源市场还将继续成长。分能源类型来看,插电式和增程式混合动力细分市场正在不断扩张,2021年至2023年,渗透率已经由18%增长至33%,成为一大增长引擎。

■ 70前/70后/80后偏好中国主流品牌,90后/95后偏爱海外品牌

随着市场的发展,产品的丰富,用户的偏好也在发生变化。从汽车之家调研数据来看,新能源意向用户整体对中国品牌的偏好度更高,其中,63%的用户更倾向中国主流品牌,59%的用户更倾向于中国新势力品牌。分代际来看,70前、70后以及80后对中国主流品牌的偏好相对更高,90和95后则相对更为偏爱海外品牌。 

■ 70前更关注产品质量和操控性,70后更关注续航里程和操控性,80后更关注空间表现和产品质量,95后更看重外观和配置

在选购新能源车时,用户最为关注的因素是什么?整体来看,意向用户的Top 3关注因素分别为续航里程、安全性和质量。分代际来看,不同年龄的用户偏好各不同。70前相对更关注产品质量和操控性能;70后更关注续航里程;80后更关注车内空间;90后更关注用车口碑;95后则更关注外观设计。

■ 70前更焦虑安全性问题,80后更担心二手车保值率,90后更焦虑新车快速降价及老平台车型无法升级,95后更担忧付费订阅模式

时至今日,虽然经过多年的打磨,新能源产品已经足够安全和成熟,但用户的购车焦虑依旧不可忽视。整体来看,意向用户最为焦虑的三大因素分别为:电池寿命短/更换成本高、续航里程不够以及充电不方便。分代际看,70前对安全性不高更为担心;70后更为焦虑续航里程不够;80后更为焦虑二手车保值率低的问题;90后和95后都更担心因产品迭代过快而无法同步升级的问题。价格体系与服务履约的不确定,对用户用车体验的损害较大。 

二、产品评测洞察

■ 新能源超级测试横跨四大温区,覆盖六大板块

新能源超级测试作为汽车之家的IP栏目,今年进一步升级——以用户真实用车场景为基础,首创多温区、真场景的测试方法。从内蒙古呼伦贝尔零下40度的极寒之地,再到北京、江浙沪、直至30度的海口,跨越70度温差,检验59台主流在售新能源车的全面产品能力。其中中国品牌车型占比为78%,纯电动车型占比66%。除了跨越温度和场景以外,新能源超级测试还制定了6大评测维度,分别包含续航、安全、用车、性能、智能驾驶以及辐射。 

■中国品牌实测续航里程高于海外品牌,极寒温区达成率高

首先来看新能源用户购车时关注的第一要素——续航。从不同温区测试结果来看,中国品牌纯电动车实测续航里程均高于海外品牌。续航达成率方面,中国品牌在极寒温区的续航平均达成率高于海外品牌,达到41%。而在寒冷、湿冷和暖热温区,海外品牌的续航平均达成率则更占优势。从纯电动车型的测试结果来看,中国品牌车型在极寒温区的能耗表现为每百公里32.1kWh,低于海外品牌的34.7kWh。而在寒冷、湿冷和暖热温区能耗差异相对较小。 

■ 随温度升高,插混/增程动力车型纯电续航逐步提升,电耗逐步降低,在极寒区油耗偏高,在非极寒区油耗表现稳定

再来看下插混和增程车型的表现。随着温度升高,插混和增程车型纯电续航逐步提升,电耗逐步下降。与纯电动车型不同,插混和增程式车型除了电耗之外,还增加了馈电油耗这一测试维度。相对于电耗来说油耗表现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在极寒温区平均油耗在每百公里10升左右,随着温度回暖,其他温区平均油耗稳定在每百公里6-7升之间。 

■整车冰冻测试下,中国品牌隐藏电动门把手弹出成功率仅为23%,中国品牌车机冷启动成功率达88%,中外品牌充电辐射均处于安全水平

用车测试方面,在极寒条件下车辆基础功能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使用体验,所以此次新能源超测也设置了“整车冰冻”的测试项目,包括隐藏电动门把手能否正常破冰、低温情况下车机能否正常启动等。测试前会对所有测试车的门把手进行冰冻处理,静置一夜后,考验它们是否能正常打开车门,分品牌类型看,海外品牌的弹出成功率更高,达到40%,中国品牌为23%。

车机冷启动的测试,考验低温环境下能否正常启动以及反应速度,分品牌类型看,中国品牌成功率更高,达到88%,海外品牌略逊一筹,为77%。 

此外汽车之家还充分洞察到用户关于安全的担忧,创新设置了充电场景下的电磁辐射测试,这也是汽车媒体首次进行该类型的测试。从结果来看,充电中的电磁辐射均符合国标,新能源领域相关参与方需要给消费者做更多的科普和辟谣,以打消用户的担忧和顾虑。

中国品牌性能测试表现优异,极限速度创造全场最佳成绩

性能方面,对于新能源车来说,电池和三电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加速测试中,中国品牌有三款4秒内“破百”的车型,表现出色。测试除了常规的零百加速,还设置了冰雪路面极速测试。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品牌的产品获得此项冠军,极速达到256公里/小时。在极速超过200公里俱乐部的11位成员里,有9款是中国品牌。

除浓雾场景外中国品牌车型AEB测试表现均优于海外品牌,测试难度最大的逆光+浓雾测试中,2个中国品牌车型完成极限挑战

在此次新能源超测中,汽车之家在极寒条件下进行了干地、冰雪路面,以及不同情景的AEB测试。在干地防追尾测试项目中,中国品牌最高刹停时速在60公里/小时以上的车型占比更高,达69%。

雪地防追尾测试中,海外品牌车型最高刹停时速能达到30km/h,而中国品牌表现更加优秀,最高刹停时速可以达到60km/h。同时,相比去年的测试结果,今年中国品牌的最高刹停时速由去年的20km/h上升至今年的60km/h,进步明显。 

在更极端的逆光场景下,中国品牌成功刹停的车型占比达到67%,明显高于海外品牌而浓雾环境下却不尽如人意,刹停占比仅22%,不及海外品牌的33%。

在逆光+浓雾的极限挑战环境下,中国品牌2台测车辆全部成功刹停,海外品牌表现不佳。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故场景要属“鬼探头”了,在干地环境下,整体来看,30km/h测试时速下,中国品牌整体表现优秀,82%的车型可以避免碰撞。在雪地环境下,整体来看,只有2款车型可以避免碰撞,均为中国品牌车型,占比为6%,海外品牌车型还需提升。  

各测试车型NOA搭载率较低、表现差异大,功能体验、通行安全与效率有待提升

自动辅助驾驶的话题和事件近期备受关注,本次汽车之家对11款具备NOA功能的车型进行高速场景测试。路线为北京到上海,全程1300公里。截止到测试结束,能做到全路段覆盖的有5款,占比45%。

评价维度则分为接管次数、变道次数和被加塞次数三类,从实测来看,不同品牌在算法上存在不同的策略,表现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已有不少车型可以完成NOA的全路段覆盖,但在实测中我们还是看到一些问题:例如功能的覆盖区域、遇到突发情况下紧急接管能力、变道通行效率的策略三个方面,未来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三、总结及建议

通过上面针对用户和产品的分析,汽车之家发现:在用户洞察方面,插混和增程车型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至2023年市占率已经升至33%;车企在推出更多新产品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用户需求,包括意向用户考虑购买新能源车的三大关注因素——续航里程、安全性、质量,以及三大顾虑——电池寿命短更换成本高、续航里程不足以及充电不方便。 

产品技术方面,通过汽车之家的产品评测,我们看到:中国品牌的技术能力在不断向上突破,性能上的加速和极速水平,或是难度较高的AEB测试项目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在不断跃迁,但在实际使用中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车辆的各个组件,也还需要保障应用中的使用稳定性。 

针对上述趋势洞察和发现的问题,汽车之家提出以下建议。

在用户与市场方面,第一,建议行业伙伴多元动力布局促销量增长,抓住插混和增程类产品的增长趋势。第二,强化产品亮点,结合用户需求和场景进行产品宣传。第三,强化服务、增加科普,打消用户使用顾虑;第四,深挖用户需求,差异化竞争,掌握新能源时代的定价权。

产品与评测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四方面:第一,AEB需要提升稳定性,针对鬼探头等场景路况做针对性提升第二,NOA还需结合场景提升通行安全与效率;第三,科技和设计提升的同时,需进一步保证使用的便利和稳定;第四,汽车之家希望和行业伙伴,一同共建实测体系,以公正、公平、公开的测试方法和结果,帮助用户决策,推动产业发展。

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汽车之家将持续关注并聆听消费者和从业者的反馈,不断地优化内容和测评体系,并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优质汽车生态圈,与行业伙伴一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文/汽车之家研究院)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